“双减”政策背景下,江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提质增效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5年10月13日
第一章 “双减”政策背景下,江西省义务教育学校提质增效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叶存洪 占莉莉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事实上存在着两套体系:一套是学校教育体系,另一套是校外培训体系。“双减”政策的实施,标志着教育的重心重回学校,这是基础教育生态的一个重大变化。各地学校统筹课内与课外两个时段,围绕学校教育内涵与外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学生负担减轻了,家长焦虑缓解了,素质教育发展了,教育满意度提高了。下一步应在“廓清一个认识、关注两大主体、抓牢三个阵地、强化四个保障”上下功夫,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在更高水平上提质增效,实现观念变革和行为改进双突破。
【关键词】“双减”政策;义务教育学校;提质增效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双减”成为新时期基础教育减负增效的重大举措,也是教育观念变革、教育行为改进的重要契机。“双减”政策实施后,各地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定期专题研究部署,成立工作专班,建立“领导挂点、干部包干”联勤联动机制,形成条块结合、上下贯通、协作联动的工作格局。各学校统筹课内和课后两个时段,围绕学校教育内涵与外延的丰富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需要及时调适和破解。为了深入了解“双减”背景下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政策实施情况,以便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判原因,精准施策,我们于2022年3月—5月开展了本次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