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卫生党委系统党的建设研究 2015》简介
《上海市教育卫生党委系统党的建设研究 2015》这本书是由.上海市教育卫生党委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编创作的,《上海市教育卫生党委系统党的建设研究 2015》共有500章节
1
《上海市教育卫生党委系统党的建设研究》(2015)编委会
主 任:陈克宏 副主任:苏 明 高德毅 沈 炜 成 员:黄 红 阎祖强 郑沈芳 吴 毅 顾继虎...
2
前 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的建设研究会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重点...
3
目录
目 录 《上海市教育卫生党委系统党的建设研究》(2015)编委会 前 言 第一部分 “去行政化”背景下高校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一、现行高校领导干部管理...
4
第一部分
...
5
“去行政化”背景下高校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创造条件,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
6
一、现行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制度的现状与改革要求
为了准确地把握高校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制度的现状,课题组就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与关键问题,广泛征集本市区域高校校级领导、中层干部、教师、教辅人员与学生的建议与意见。设...
7
(一)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制度现状
按照干部行政级别与干部管理权限分为校级领导干部与高校中层干部两类。从组织结构上来讲,分别实行集权式与分权式的管理模式。高校校级班子成员(厅局级)属于校级领导干部...
8
(二)取消行政级别对高校领导干部队伍管理的改革要求
大学的治理秉承“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原则,形成了比较完备的科层制管理结构和行政化管理模式,这种治理体系在推动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
9
二、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与初步探索
...
10
(一)改革后高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基本目标
取消行政级别后,按照高素质、专业化的目标建设校级领导班子。高校领导干部队伍专业化是指领导干部以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为专门业务工作(也就是管理为职业,与专家治校相区别...
11
(二)改革后高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原则
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立足高校实际、面向解决突出问题、着力加强制度建设。 党管干部原则。改革后高校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
12
三、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
13
(一)顶层设计与组织领导
以“去行政化”为背景的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是一项政府面对发展新形势主动应变的改革,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与组织领导,自上而下地推动改革。 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
14
(二)管理模式
高校领导班子是高校事业改革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政府对高校管理模式的转变,不仅包括业务、质量、资源等的管理方式转变和自身组织机构的适当调整,高校领导班子...
15
(三)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分类改革——“饼状图”路径。目前,从行政级别上来看,高校领导干部分为校级正职、校级副职、校级中层三类。改革后从岗位设置来看,也是三级岗位。按照党政干部的差异,领...
16
(四)瓶颈问题与关键措施
根据问卷调研、座谈会、访谈情况梳理汇总,取消行政级别改革,必须解决好以下瓶颈问题。 政治待遇方面,参照相应的行政级别接受党委组织部门的管理,保留相应(校级领导、...
17
(五)试点先行
试点先行,注重制度建设。按照改革路径图,先行试点分类推进,再择时开展全面改革试点。通过试点,着重总结经验,注重制度建设。把研究出台的“高校校级领导干部管理实施办...
18
“去行政化”背景下中小学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研究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改革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制度变革上,而制度变革的核心与关键是理顺政府与学校之间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
19
一、目的与意义
...
20
(一)加快教育转型,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和教育治理能力建设的需要
学校“去行政化”的精髓,不仅是取消行政级别,更在于政府简政放权,创新管理方式,激发学校参与教育改革的积极性。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不仅要加强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建设符合...
21
(二)优化教育管理,完善校长选拔任用机制的需要
要全面提升校长队伍素质,必须建立和完善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新机制,突出专业导向,引入竞争机制,使校长地位和队伍建设素质形成良性循环。严格中小学校长任...
22
(三)适应教育发展,促进校长专业发展的需要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领头羊”,其办学思想决定着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方向。2013年、2015年,教育部先后发布的《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普通高中校长专业...
23
二、现状与分析
...
24
(一)校长行政级别的沿革
1985年,国家在对机关事业单位实行工资制度改革中,提出中小学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待遇与行政级别挂靠。这种管理方式无形中增加了校长“官本位”意识,降低了校长专业...
25
(二)校长职级制改革的探索
1993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立中小学校长职级系列的改革设想,2001年扩大至所有普通中小学。1999年,北京市西城区以及山东省潍坊市也开始了中小学校长职级...
26
(三)当前上海市中小学校级领导干部管理制度现状的调研
根据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为更好地了解现阶段中小学校级领导干部的管理情况,课题组对公办中小学校级领导干部现行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从校长专业发展需求,校长选...
27
三、思路与对策
中小学校长职级制的根本目的是“逐步淡化中小学校及校长行政级别,建立具有教育特点和符合中小学校长实际的管理制度”。单一的职级制难以达到“去行政化”。因此,我们认为...
28
(一)探索建立专业化、职业化标准的校级领导干部任用、管理和考核制度
1.建立中小学校长资格考评制度,颁发中小学校长资格证书 探索建立上海市中小学校长资格考评制度,注重德才兼备,体现专业能力考评,对在岗校长进行认定,鼓励区县后备干...
29
(二)探索建立取消行政级别后的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校级领导干部管理制度
1.探索取消行政级别后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实行校长任期制 明确任期年限。科学界定任期时间。校长任期年限的设定要与学校发展规划实施相结合、与校长任期目标考核制度相...
30
(三)探索构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从校级领导干部、教师队伍中的优秀分子中选拔任用的机制
1.注重培训培养,建立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储备制度 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储备领导干部的梯队建设。探索建立与教育发展相匹配的分层级、分类别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的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