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着力点

三、健全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着力点

当前,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还存在一些缺失,比如:少数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价值存在认知偏差、践行群众路线制度体系不够健全、高校行政化倾向对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等。本文认为,高校党组织健全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着力点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

1.在转变思想认识和强化问题导向上下功夫

针对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缺失,当前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各级党组织首先要提升对党的群众路线政治价值的认识,充分认识到高校党组织构建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建设纳入党的建设大局、依法治校大局、科学发展大局来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制度和机制体系。要强化党组织在践行群众路线中的问题意识,强化问题导向,充分考量高校管理中的行政化等传统积弊,以及高校多校区和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等新挑战给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带来的不利因素,并在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机制、驱动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建构中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解决。

2.在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机制上下功夫

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关键在落实、关键靠实践推进。高校党组织构建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要在健全实践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健全“开门”决策的长效机制。一个决策的失误或失败,不仅严重损害决策组织的声誉和形象,对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会带来极大损害,所以要坚决防止由于缺乏调研、行政腐败、脱离群众等造成的决策错误。党的群众路线对于科学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党组织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集体领导,通过依法决策和民主决策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广泛征求师生群众意见和建议是实现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的基础,高校党组织要坚持“开门”决策,不断健全“开门”决策制度,确保决策之前调研充分、决策之中论证充分、决策之后动员和执行充分。高校党组织要通过完善党内民主、党务公开等途径,畅通党内外信息渠道,为健全“开门”决策的长效机制提供有力支持。

二是健全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目前,高校党组织通过大力建设服务型党组织、党建联建共建、信访接待日、现场办公、机关党组织与学生党支部“结对子”等制度长效联系服务基层群众和广大师生,在促进人才培养、立德树人和党群关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高校党组织要进一步总结和运用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实践和制度成果,深化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建设。高校党组织健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还要在点和面上继续深化:一是在领导干部这个重点上下功夫,进一步通过机制转变领导干部的作风,确立“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为领导干部下基层、与群众“零距离”面对面创设“责任”平台和实践载体;二是在全体党员这个层面上下功夫,进一步通过机制力促党员主动和群众“对接”,联系服务师生,接受师生评议。

三是解决群众突出问题长效机制。高校党组织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强化群众利益诉求和意见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师生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急,让群众的利益诉求及时得到有效表达。要着力打造高校党群互动信息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筑牢党群联系的网络阵地,畅通网络热线,让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具有即时性传递和反馈的渠道。高校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建立突出问题专题议事制度和专题调研制度,着力依法依规解决这些问题并即时化解各种矛盾,防止积怨的产生。高校师生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主要有教学环境和教学服务问题、职称评定等事关教师重大切实利益问题、青年教师住房问题及其他有关民生和发展问题,对于合理的诉求要及时加以解决。

3.在贯彻群众路线的驱动机制上下功夫

高校党组织要保持践行群众路线的持久动力和强大力量,就需要在完善贯彻群众路线的驱动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健全学习提升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强调党员干部要学习、学习再学习。高校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型社会组织,更应该将学习放在突出的位置。高校党组织要率先建立学习型党组织,通过中心组学习、系统举办党员干部培训班、网络学习平台、专题学习、社会实践学习等方式加强对党的群众路线和党的重大理论、政策、实践成果等的学习,提高对群众路线的理性认知和科学把握,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水平。

二是示范激励机制。示范激励能带来强大的正能量和榜样效应,要积极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模范代表和优秀典型,给予激励和宣传。高校党组织要着重挖掘和发现在基层和群众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通过制度化、机制化的手段,大力弘扬他们的先进事迹,营造学习争创的良好氛围。要将示范激励机制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价值导向。

三是研究创新机制。研究创新是高校党组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动力源,高校党组织要善于发挥高校智库的优势,大力倡导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创设研究创新平台,并即时进行创新成果转化和典型经验试点推广。要进一步完善高校党建研究组织机构,健全研究激励机制,将党建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科研统筹管理体系,从而实现研究创新的机制化运作。党建研究要将党的群众路线作为重大专题,为优化党群关系和党的执政基础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四是评议问责机制。高校党组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要将群众参与评议和问责机制纳入其中。高校党组织党的群众路线践行的情况,师生群众具有发言权、监督权、督促权。要健全问责机制,对践行群众路线工作不到位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不力的、对群众工作存在作风和廉政问题的要依法依规进行问责。高校党组织要建立定期述责机制,接受师生评议和质询,并接受师生群众的考评。建立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贯彻群众路线评议和问责机制是推进群众路线贯彻落实的重要动力支撑。

4.在贯彻群众路线的保障机制上下功夫

要做好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有效实施工作,必须建立完善的运行保障机制,确保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执行力。践行群众路线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组织资源保障、制度体系保障、执行能力保障和评估体系保障等。

一是组织资源保障。高校党组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需要一支素质高、觉悟高、能力强的党员干部队伍,要根据中央精神建立健全党员干部队伍教育培训、选拔任用和评价考核机制,重视从一线艰苦岗位培养选拔任用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群众观念和综合素质。

二是制度体系保障。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制度是根本。高校党组织要将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各项建设之中,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高校党组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需要全方位的制度体系作为保障。

三是执行能力保障。高校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的能力建设,通过制度化、规范化手段加强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建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能力主要体现为领导能力、服务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能力建设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主要靠长效机制来保障。

四是党建责任制评估体系保障。建立群众监督考核长效机制,加强对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的考核评估,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保障机制。要将党组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基本情况纳入党建责任制评估体系,作为党建责任制的一项重要指标加以体现,为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提供机制支撑。

(华东理工大学 陈荣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