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2025年08月10日
(三)高校领导干部管理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
分类改革——“饼状图”路径。目前,从行政级别上来看,高校领导干部分为校级正职、校级副职、校级中层三类。改革后从岗位设置来看,也是三级岗位。按照党政干部的差异,领导干部又可以分为党务干部、行政干部,党政干部中又有“双肩挑”干部。取消高校党政领导干部行政级别,对于“饼状图”的分类改革路径,在问卷调研中,25.86%的调查对象赞成“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也有主张保留关键岗位级别、取消其他岗位干部级别的,占20.38%;对于党务与行政干部是应该一视同仁还是区别对待,认为应该一视同仁的比例达到33.01%。这种模式按照干部分类进行推进,会照顾到不同干部的具体情况,但是容易产生“跷板”效应。
全面改革——“路线图”路径。“路线图”路径就是选择试点单位整体推进改革。不区分干部类别、完全按照改革的时间节点推进,先进行试点、再逐步推进,但是设置改革时间节点。从改革的过程来看,推行“一刀切”的方式,到了“节点”时间,所有干部的行政级别全部取消。这种路径为渐进改革模式,比较稳妥。其优点是整体渐进推进,设置改革“终点线”,有利于改革任务的完成,但是干部队伍的细分兼顾不够,改革力度大而显不够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