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确定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评价主体,解决“谁来评”的问题

(二)合理确定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评价主体,解决“谁来评”的问题

1.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就是对照党建工作责任制评价指标,全面梳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具体情况,对完成既定工作的结果和达到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自我评价的结果一是通过对照评价指标为自己的工作打分来展现,二是通过向上级党组织提交详细的自评报告来展现。

2.群众评价

群众评价就是普通党员和群众对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效果进行评价,就是看是否达到了党员和群众的预期目标。群众评价的结果主要通过对照评价指标打分来展现,为了确保群众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以通过一定方式直接交上级党组织,也可以在上级组织直接指导下统计结果后再上交。

3.专家评价

专家评价就是组建专家团队对各单位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状况和效果进行第三方评价,通过专家更为专业的视角、更为客观的标准作出科学合理的评判。专家评价应该主要通过到高校检查的方式逐一核实情况,在认真调研、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评价结果交上级党组织。

4.上级评价

上级评价就是上级党组织根据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性评价,以最终确定评价结果。由于上级评价作出的是终结性评价,既要参考高校自身评价、群众评价和专家评价的结果,又不能完全受制于以上三方尤其是其中一方的结果,这样的评价才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