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服务载体模式

(三)“3+1+1”服务载体模式

这里所讲的“3+1+1”服务载体模式,具体内容是打造一个覆盖高校各级党组织的三级服务体系,建立一支网上服务工作队伍,制定一部符合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工作实效考核的管理办法。

1.三级服务体系

(1)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服务体系。根据高校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基层党支部的组织架构,学校党委作为最高层级,应从学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出发,加强对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指导。如制定全校范围内的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整体指导意见或实施方案;通过校党委成员联系二级学院党建工作,定期开展党组织服务实效点评;加强对全校各级党组织党务干部的培训管理,提高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寓服务于管理,加强对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开展服务工作的过程管理和追踪考核等。

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则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承担着具体开展服务工作的职能。面对下级基层党支部或党小组,它是上级党组织,要结合本部门特色或从学科专业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制定本部门具体的工作方案,指导下级基层党支部或党小组开展工作。如开展部门中长期情况调研,统一制定部门(科室)发展规划;通过改进学习方式,运用网络多媒体手段,开展学习交流和体验分享,指导下级基层党支部或党小组开展日常组织学习;加强对下级基层党支部或党小组的保障力度,解决经费不足等问题;加强对下级基层党支部或党小组的过程管控和追踪考核,切实确保服务工作取得成效。

(2)党组织服务党员服务体系。这里所指的党组织一般是指党员所在的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或基层党支部,因其直接面对党员,直接代表上级党组织服务党员。主要是要完成以下四个机制建设:

建立健全党员权利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党内重要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完善党务公开制度,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严格落实发展党员公示制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以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选择权。

建立健全党员素质提升机制。积极配合学校组织部门、人事部门,进一步落实党员岗位培训、技能提升、学历教育等培训工作,鼓励党员通过多种渠道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落实国家规定的优惠政策,并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一些具体的优惠政策,为广大党员个人发展提供便利。

建立健全党员精神关怀机制。依托党员服务机构,开展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工作,不断提高党员精神生活的品位和质量。建立健全党内谈心制度,以“面对面”“一对一谈心”为主,广泛开展党组织负责人与党员、党员与党员之间的谈心交心活动,掌握思想和工作情况,并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联系、交流与互动之中。

建立健全困难救助机制。要建立困难党员基本信息库,对困难党员本人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收入情况、困难情况及原因等进行逐一登记,建立管理台账,实施动态管理,并落实好党员关怀服务措施。

(3)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人民群众的服务体系。这里讲的各级党组织既包括基层党支部、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也包括学校党委。之所以说是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人民群众,是因为某些具体活动可以由党委班子作为一级组织和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乃至基层党支部共同参与。同时,从党员组织关系角度来讲,一个党员既可以是基层党支部的一名普通党员,同时也可能是学校党委班子成员,因此在开展具体服务工作中具有双重身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人民群众从载体上讲,主要包括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学生党支部指导组织生活、党员领导干部进课堂开展听课评课教学评估,学员党员可以组建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开展校内校外志愿者服务活动。

2.要建立一支网上工作服务队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化手段应运而生,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网络沟通方式,不仅为日常沟通交流提供便利,也为新的文化发展创造条件。但由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网上工作能力的不足,导致党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未能有效占据网上思想舆论制高点,因此组建一支专门的网上工作服务队更成为必须,其主要职责在于:

一是要善于主动从网络上掌握情况信息,尤其是对时下最新的网络民意和舆情动向,以及可能影响师生的负面言论与观点,做到早发现、早知道、早准备。

二是要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主动做好各项服务工作,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信息发布及时,传播迅速的优势,将广大师生较为关注的内容信息及时发布于各级党组织各类网络平台,确保党组织的思想意图能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一位师生。

三是要运用网络平台建立线上线下良好互动关系,对于一些师生发布于网络平台上的呼声和诉求,各级党组织要及时反应,做好各项反馈服务,在互动中紧密联系起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四是要在网络中积极树立党组织的威望和形象,通过正面舆论引导和典型宣传,不断弘扬党组织正能量,为广大师生向党组织积极靠拢营造良好氛围。

3.一部符合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工作实效考核的管理办法

根据三级服务体系中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服务体系要求,这里指的对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服务工作实效考核主要是指学校党委对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考核,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对基层党支部或党小组的考核也可以参照执行。

开展以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为主体的支部分类定级和晋位升级考核管理,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分类定级阶段:根据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实际情况,学校党委通过走访座谈、民主测评等形式,在认真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基础上,对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从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实效等多方面情况进行考察,并最终确定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层级支部。

(2)晋位升级考核:根据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原有的定级情况,学校党委对于未被评定为一级支部的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形成一个晋位升级计划方案,加强对相关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的工作指导力度,然后对所有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定期开展服务工作成效评定,对于符合上一等级的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予以晋位升级,对于在服务实效方面有所下降的二级学院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予以降低一个等级的处理。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 于海生 潘文倩 万晓春 韩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