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联动”进行岗前动员培训

三、“三级联动”进行岗前动员培训

1.学校层面:达成共识

在全体学生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充分动员,特别是各级党组织骨干队伍要达成共识,做到“心中有数”,对活动的要求和各个环节要非常熟悉,因此,有必要在不同层面对党务工作队伍进行动员培训。在活动方案出台过程中,校党委书记便在党务例会就“设岗定责”活动的意义及重点内容向各学院党委(党总支)书记做了专题通报,统一思想。为了推进工作,学校还于“七一”前夕,专门召开各级党务干部参加的学生党建工作推进会,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对“设岗定责”工作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和动员,提出明确要求。新学期第一次学生工作例会上,组织部向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做专项工作介绍。学期初的组织员例会上,组织部再次就具体工作进行专门落实。

2.学院层面:全面动员

“设岗定责”活动的顺利开展,首先要取得广大学生党员的理解、支持和拥护,特别是要在思想和行动上统一到学校党委的要求上,增强贯彻落实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基于此,各学院通过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场合对学生党员进行了专门的岗前动员和培训。如,对外汉语学院结合学院实际,专门制定了《党总支开展大学生党员“设岗定责、实践引领发展”活动的实施方案》,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党员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岗位类型,明确岗位职责,强化岗前培训,提高大学生党员岗位工作的能力。外国语学院在前期培训的基础上还举行了“设岗定责”活动启动仪式,全体学生党员还进行集体宣誓。有的学院还就如何提升岗位工作效率开展了专门的“岗位履职”培训,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进行“手把手”的指导。通过动员,学生党员进一步了解了“设岗定责”活动意义,意识到“设岗定责”不仅是在服务他人,更是在锻炼自己的党性,提升群众工作能力;通过培训,学生党员进一步明确了岗位上的要求和职责,增强了岗位工作能力。

3.支部层面:逐一过关

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其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党建的成效。大学生党建的基础在学生党支部,建设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关键还是在支部能否充分动员党员,积极投身各项“服务”活动,搭建各种服务载体,锻炼党性,提升能力。因此,在“设岗定责”活动中,各学生党支部承担非常重要的动员、落实、监督和管理的责任。为保证活动顺利开展,我们要求各级党组织指导学生党支部过一次组织生活,围绕学校开展的“设岗定责”进行一次专题学习讨论,支部及党员就岗位设置及履职发挥作用进行充分交流,并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有的学院还要求党支部书记专门开展一次谈心活动,全面把握党员在“设岗定责”方面的思想情况,并对思想上存在顾虑和疑虑的党员开展深入的谈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