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干部战略思维能力的基本内涵

一、高校干部战略思维能力的基本内涵

所谓战略思维能力,就是洞察全局、思考全局、谋划全局、指导全局、配合全局的思想方法和工作能力,是领导干部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事业既面临着良好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要求高校各级干部必须具有更加开放的眼光和更加开阔的胸怀,具备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能力。

高校干部战略思维能力的主要特征是着眼于全局性、方向性、长远性来观察、思考和处理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立足大局,兼顾各方

战略思维的内涵,首先是一种整体观或全局观,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观察处理问题。高校各级干部既要树立全局意识,立足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从整体利益出发,使自己负责的局部工作自觉服从学校大局,又要统筹兼顾,调动和协调学校方方面面的力量,谋求本领域和部门的发展,做到善于研究和解决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也善于研究和解决局部的具体问题。

2.科学预见、着眼长远

高校各级干部要保持前瞻性思维,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追踪了解,加强战略思考和可行性论证,科学预测高等教育发展的前景,规划适合学校、部门实际的发展战略,依据客观需要不断调整发展战略和具体工作思路,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正确处理暂时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对局部的工作做决策时,注意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3.加强学习,勤于思考

战略思维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综合性思维形式,要求思维主体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与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夯实战略思维知识基础,高校各级干部必须要加强学习。不仅要学习与自己业务有关的知识,还要结合自身专业和具体领导职能,学习领导科学、现代管理科学、决策科学和战略学等知识,切实转变不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落后管理模式、管理机制和方式手段,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进而从战略高度谋划工作。

4.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高校干部要强化机遇意识,把握高等教育深化改革发展中的有利条件,及时主动地调整工作思路与工作计划,促进各项工作取得快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面临来自多方的压力、困难和挑战,需要高校干部坚持辩证的思维方式,全面客观地认识和处理问题,知难而进,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5.深入交流,扩大开放

战略思维能力,要求领导干部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客观事物,从世界范围思考中国与外国的联系与冲突、优势与不足;站在全国的高度思考本地区、本部门的位置与作用、长处与短处,为全局长远发展做出局部贡献。面对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高校干部要以更加开放的眼界、博大的胸怀学习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实施高等教育“请进来”“走出去”战略,与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深度交流与合作。

6.坚持实践,不断创新

高校各级干部必须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立足岗位,勇于实践,善于实践,带领广大师生开展各项工作。同时,战略思维主要是对未来发展问题的思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高校干部的思维活动不能停留于既有的教育发展经验,而要不断提高理论思维素质,遵循战略思维的原则,掌握战略思维的科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强化战略思维的目的,取得创新性的实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