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校干部培训模块化教学的内涵与特色

一、高校党校干部培训模块化教学的内涵与特色

在教育界广泛应用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是按照程序模块化的构想和原则来设计教学内容的一整套教学体系。在既定的培养目标指导下,将全部教学内容按照一定标准或规则进行分解,使其成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模块,且各教学模块之间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有选择性地重新组合,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职业取向在不同模块之间进行选择。模块化教学的课程外在形式结构表现为课程的“块”化处理,但是其内在实质是满足课程的可选择性、学习的个别化需求,这是一种以课程外在形态变革下的个别化教学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模块化教学以“学习是学生主体的活动”这一理论为基础,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模块化教学注重把学生看作自己学习的管理者,教师给予学生帮助指导,让学生自己在学习中充当决策者和学习计划的选择者。教师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及时地帮助、指导学生,也是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

二是模块化教学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差异性,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途径。学生具有不同的解决问题思维、行为习惯,模块化教学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基于学生具有不同的兴趣特点、学习需要,模块化教学赋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允许学生在许多不同的主题模块中进行选择,通过选择某些专门的模块课程,组合成个性化的模块课程“序列”,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是模块化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和强化,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每个模块课程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通过模块学习中的自我评价,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差距和不足。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有助于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偏差。

高校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采用的模块化教学,是指依据不同培训需求设置不同的模块,不同类型的班次选择不同的模块和课程加以优化组合,其教学布局严谨、理论知识系统、教学流程规范,课程组合内在逻辑协调、内部关联严密,是一种较为系统、科学、规范的教学组织形式。近年来,同济大学党校积极探索,大胆尝试,在干部培训中推行了模块化教学。2012年,首先在新上岗处级干部培训班中首次尝试模块化教学改革,加入了上海市干部选学高级研修班课程选修模块和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模块,培训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2014年则在新上岗处级干部、团干部、党外人士和辅导员等4个培训班次中推行了模块化教学,设置“理论基础”“高教管理”“校史校情”“廉政教育”“素质拓展”“实践教学”等6大教学模块。在每个模块设置2至5个专题课程,在各个模块教学中灵活运用理论讲授、互动研讨、考察调研等形式组织教学,使整体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得到明显增强,受到了学员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