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基本内涵

一、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基本内涵

正确认识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科学内涵,是思考如何建构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理论前提和认识基础,是建设制度化的、长效化的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实践体系的首要问题。

1.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基本内涵

综合分析和归纳,本文认为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中国共产党及其各级党组织、党员为了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实现依法治国理政和党在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始终坚持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并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并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各类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及其运行模式体系的总和。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是明确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主体。这个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及其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对于高校而言,主要是指高校党委、院(系)等二级党组织、党支部及党小组等。二是明确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通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高校党组织要坚持通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不断提高高校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三是明确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将党章中关于群众路线的内涵在概念建构中进行有机地嵌入,使得概念不偏离核心。高校党组织所要对应的“群众”主要是指广大基层群体和普通师生。四是明确了“长效”和“机制”的含义。“长效”就是常态化、规范化的持续效应;“机制”就是制度及其运行模式体系的总和,体现在党群之间相互作用与互动的过程和方式中。在高校,表现为高校党组织和广大师生群众实现制度化、一以贯之的密切联系并保持持久和谐共生、互动互进关系的运行系统和各种要素的有机组合。

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一是高校的特殊性。高校党组织在建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体系中,既要体现党的建设的共性要求和一般性特征,也要围绕高校实际这个特殊性特征来开展。二是系统性。高校党组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是围绕党、群众这两个主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实施的实践活动,且这两个主体各自内部还包括不同类别和层次的子系统,在实践体系建构中要进行辩证分析。三是动态性。党的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内涵和实践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时代的变化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由此可见,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内涵和外延都会与时俱进地发生变化。

2.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

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本质要求是确保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永远在路上。其本质内涵,是指高校党组织将党的性质、宗旨、方针、制度、规范等要求在高校党组织党群关系实践中的具体化;其价值取向,是要将党的性质、宗旨、基本路线、教育方针和深化高校综合改革的价值理念、要求内化为全体师生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党性观念、思想政治素质,指导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形成和谐、良性关系,规范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实践行为、组织纪律和作风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养成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行为习惯。

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基本要求,既要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又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形成践行群众路线的创新自觉和法治自觉,将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发展需要、有效经验、党纪法规结合起来,构建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和实践体系,以刚性的制度规定、严格的制度执行、过硬的工作作风、以人为本的群众感情,确保党的群众路线实践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一是以规范、稳定、系统的制度体系为核心的基础性机制,为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明确基本遵循和思想行为规范;二是以学习、研究、导向示范、激励创新等为核心,不断推进制度高效运行的动力机制,为践行群众路线提供动力支持和持久潜力;三是以高校党组织的奋斗目标、群众价值引领和利益诉求、解决党群关系之间的问题等为核心的实践及其保障机制,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长效化、法治化提供平台、载体和各种保障。高校党组织践行群众路线长效机制的重点内容主要在于不断建构和完善高校党员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制度体系,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化机制,党组织、党员干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方式方法体系,群众表达诉求及参与评议监督考核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