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培养与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培养与思政教育的现状分析

1.专业教师培养措施在实施中没有形成综合体系

近年来,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针对高职青年教师培养的措施也越来越多。以上海为例,市教委开展了统一的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为新教师设立了“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启动了“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提供了国内外访学进修、产学研践习等项目资助。在科研项目方面,设立了针对青年教师的“晨光计划”“曙光计划”等。但大部分高校在落实这些培养措施中,尚缺乏对不同成长阶段的青年教师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组合。

2.缺乏具有鲜明高职院校特点的教师培养措施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目前,除了上级部门的“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中的“教师产学研践习项目”外,各高职院校对青年教师实践技能性培养上,除了要求取得行业技能证书外,尚没有建立更有效的机制。

3.青年教师培养缺乏合理的考评与反馈制度

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培养方案较缺乏合理的反馈与考评制度,大多数培训、培养项目以小结、论文等形式做一总结,就被视为完成培养,这样容易流于形式与表面。而培训过程中,缺乏反馈-修正的机制,培训形式单一僵化,不能很好适应个性化的教师培养需求。

4.缺乏对思想政治辅导员、管理教师的培养途径

思想政治辅导员、管理教师作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一分子,在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教学改革等工作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人才培养中,针对这两类青年教师的个人发展、职业成长的培养措施可以说相当缺乏。思想政治辅导员、管理教师面临着职业发展不明确、个人定位尴尬等一系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