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的约束开展中层干部的监督与管理

(二)以制度的约束开展中层干部的监督与管理

从人性的角度看,人都是懒惰的,都是自私的,因此权力运行过程中的他律,必不可少。党委不仅建立起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更要建立科学的监督机制,用制度来管管权管事管人,规范中层主要干部的行为。这既是对干部负责,更是对我国的医药卫生事业负责。放任自流不可取,有监督的信任,才能将信任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1.掌控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以道德制约权力。“小事当慎,小节当拘”,高尚的道德情操,对权力运行具有特殊的制约作用。道德控制主要通过教化、修养,并借助社会舆论机制,将权力道德内化为权力行为主体的行为准则。在道德制约层面上,强化对权力行为主体的道德教化非常重要,是提升道德素质、增强抵御私欲膨胀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道德教化,将权力运行的规则和道德要求,内化为良知自律的理性自觉。

以程序制约权力。科学、严密的权力运行程序,是权力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程序是制约权力运行的重要机制,构成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则。这些规则,是权力运行必须遵循,而不能背离的刚性约束。程序既是为保障权力正常运行所修筑的通道,又是为防止权力失控而设置的樊篱。党委对各个环节进行合理设定,制定相应的规则。尤其要明确规定行使权力的方式、方法和步骤,使权力运行的各个环节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衔接,在功能上相互协同。

以权利制约权力。任何权力的滥用,必然对群众的权利构成侵害,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中国,医院党委依法确认、切实保障医务员工对医院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教授会等途径,鼓励支持职工对干部实施监督,为充分发挥职工权利对干部权力的制约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以权力制约权力。通过实践,要有效实施干部监管,必须解决中层干部的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遵循各职能部门的权力运行规律,对这权力的重要部分和关键环节进行合理分解,明确职责权限,实现权力资源的的合理配置,建立科学的权力结构,在不同的权力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例如今年,医院调整口腔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的管理权限,医学院的外事接待职能,归并院办下的外事部门,利于制度的统一实行,利于精简人员成本,更利于中层干部的监督管理。

以法律制约权力。法律对权力的制约作用,是建立在“法律至上”的原则上的。任何权力的行为主体,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其施权行为,必须接受法律的检验,一旦逾越法律规范,权力的制约机制,就将迫使其向法律就范。以法律的强制性,将权力的运行,控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2.干部监督的内容

重大事项决策运作过程的监督。对一个领导干部来说,如果拥有的权力较大,承担的职责较多,则重要经济决策的内容就比较广泛,主要包括:经济政策制订决策,承担的投资管理决策,基础建设项目决策,资金借贷事项决策,重要医疗物资采购决策,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负责的专项资金的分配决策,重大资金使用决策等。通过审计,了解经济决策事项的内容是否合法、执行过程是否合规、绩效是否明显,检查领导干部是否存在专横独断、违反民主科学程序、导致经济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浪费等情况。领导干部是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科学决策,依法、合理、有效地管理和使用资金,是关系到医院能否持续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经济决策的依据、程序进行合法性、效益性审计,把经济决策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下,以强化对领导干部执行财经纪律的监督,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感和自我约束意识。

医院财务支配权的监督。医院是一个结构复杂,人员层次较多的结合体,各职能部门之间,医、药、护、技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由于所处位置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是不同职业,不同部门人员的共同使命,医护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态度,生活作风以及医院的整体形象莫不与此密切相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商品化大潮的冲击,医护人员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准则也在发生着变化。极少数医护人员道德失衡的现象,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医院中层干部处于医疗岗位的第一线,社会接触面较广,除与病员交往之外,还要与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诱惑和浸染。

医院基建工程项目经营权的监督。加强对基建项目的监管应是整个监管工作的关键环节。部分人员责任心不强,诸如收好处、拿回扣等问题,一般较为隐蔽,容易成为监管工作的盲区,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工作人员的个人品质,其中严重者甚至触犯党纪国法,后果十分严重。加强对这些隐形弊端的监管,防止“小问题”酿成“大毛病”,是对干部最大的关心和爱护,理应成为医院加强对中层干部监督管理的重中之重。

医院内部干部人事运作过程的监督。对干部监督管理的过程也就是对干部考核考评的过程,医院应定期对中层领导干部进行考核,在坚持公开、透明的前提下,对干部的行为规范,工作生活作风,廉洁自律,群众满意度等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干部也应该将自己的思想、学习、工作、作风、生活等各个方面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对干部的考核考评应与任免提拔结合起来,贤者上,庸者下,做到奖惩分明,维护干部职务任免的严肃性。中层干部的晋职晋级要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通过民主推荐、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配套措施,真正把党委放心,群众满意的优秀人才放到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去。

坚持院务公开、党务公开,增强权力运作过程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医疗卫生工作是以生命温暖生命的神圣职业,神圣职业更需要高尚的道德力量作支撑,对于中层干部中一些道德败坏,见利忘义的害群之马,在干部任免中应采用“零容忍”的态度,一票否决,坚决把他们从中层干部的队伍中清除出去,并把他们的劣迹公开曝光,让这些反面教员在干部队伍中起到警示作用,以儆效尤。

3.建立“三晒”制度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课题组通过医院的内部网络系统,根据不同岗位的不同特点,建立“三晒”机制,努力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监督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充分发挥“制度防腐”的优势,创新权力运行机制,积极进行权力分解、权力配置、权力制约及权力运行过程的监督,做到横向合理分权,纵向适度授权,防止越权及权力的滥用。

晒权:全面落实院务公开、党务公开,领导干部的职责分工、联系基层的联系点、干部任用、职称晋升、大型设备采购,均公示于医院内部的专栏内。以公开为常态,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根据职能部门的管理范围,明确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今年,党委重新修订“医院中层干部任免职决定”,新增免职、辞职、降职,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

晒事:医院由纪委牵头,建立内网的“内部控制”系统,把干部选拔、设备采购、后勤保障等日常工作,以项目为控制的主线,以流程的关键环节为内控的节点,以时间的顺序为顺序,制作工作程序,一目了然,接受全体医务员工的监督。规范“委托外包服务”,涉及检验、检测、科研、义齿加工等领域,加强合同管理,建立相关制度。医院党委严格规范中层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现象,凡参加高收费培训项目的(450元/人/天),要求立即退出;凡参加面向社会的各种培训,包括学历、学位教育,必须向党委报备,说明举办机构、项目名称、学习期限和费用等;凡参加非高收费的培训,费用自己承担,不得由医院经费报销。

晒人:对于重要的人事安排,如干部晋级、医务员工的职称晋升,及时晒在医院内网上,公布于众,提升服务效能。制定《职工内部投诉管理办法》,投诉人以来电、来信、来访等方式,对医疗服务、医院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要求,鼓励广大医务员工积极参与干部监督,对违纪渎职等行为提供线索,从干部的工作圈向生活圈、社交圈延伸,加强“八小时以外”的监督,提升中层干部队伍形象。两年来,医院共接待实名员工投诉10余起,相应部门都给与了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