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机制的主要要素

(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机制的主要要素

1.考评主体

本单位党委、上级党组织。本单位党委、上级党组织对于基层党组织是否完成其交办任务,是否完成了预定党建目标等有督促检查和考核考评的职责,是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的主要主体。

群众(包括被监管行业相对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直接做好群众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层干部的基本职责。基层党建工作做得好与不好,是否有成效,基层群众感受最直观、最真切。对此,人民群众判断最准确,他们是最好的评判员。

本单位其他党组织。本单位其他党组织与被考评党组织在党建目标、服务群体和上级交办任务等方面有相似性,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执行者和日常工作的协作者,能够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同时,被考评对象参与到考评过程中能够加强考评监督,提高考评的透明度,也更能令被考评对象信服。

本支部党员。本支部党员对支部工作情况和各责任人的履职情况比较了解,同时其自身也作为支部工作开展的主要力量参与到基层党建和服务群众的实践中,因此本支部党员对支部工作和各责任人履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满意度是重要的考评参考。

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等第三方。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基层党建的专家学者等第三方与群众接触广泛,既了解群众需求又具有专业知识,能够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同时,第三方的地位更加超脱,企业、群众向第三方反映情况更加放得开,更能讲心里话,其评估结果更有公信力。

2.考评指标

考评指标的设置依据。紧密结合基层党组织的基本任务和年度工作目标。《党章》规定的基层党组织八项基本任务与基层组织年度党建工作目标共同构成了基层支部和各支委的年度党建工作任务。

党中央关于党建工作的部署以及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要按照十八大关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要求,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同时也要按照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契合《关于建立健全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意见》的精神。该意见明确了地方党委、部门党组(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责任、目标、工作措施等。要按照意见精神结合地方实际进一步细化责任,进一步落实“抓书记书记抓、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落实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制度,健全落实到人的“一岗双责”制度。

考评指标的分类。①可量化指标和不可量化指标:是指有材料证明、有完成次数或完成程度规定的、可以直接进行计分考核的指标。不可量化的指标是指无法直接计算,但可以类似满意度调查等方式进行考核的指标。该指标分类的主要意义在于选取适当的考评方式。②层级指标:是指按照各指标之间的归属关系,划分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甚至三级指标等。建立层级指标的分类主要意义在于通过适当的方法确定考评指标间的权重分配。

指标内容。根据十八大、市十次党代会关于党建工作的要求,将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相关的主要指标初步进行分类。①基层党建目标完成情况:主要包括年初党建工作计划总体执行情况、各单项工作是否按照工作标准、时限完成;②各责任人履责情况:主要包括基层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的履责情况、其他责任人在分管领域内履责情况等;③思想建设指标:主要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开展、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组织政治理论及相关知识学习等;④组织工作指标:主要包括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党员民主评议、组织建设、党员发展、党费上缴等;⑤宣传工作指标:主要包括任务落实、自主宣传、学习培训等;⑥纪检工作指标:主要包括党纪教育、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廉洁自律等;⑦工青妇工作指标:对工会、青年、妇女工作的带动作用等;⑧其他指标(奖励分):主要包括特色活动、优秀成果、党建工作测评、主动工作情况、创先争优、其他等。

考评指标间的权重分配。权重作为考评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考评指标量化的重要措施。合理分配权重是量化评估的关键,确定权重的方法很多,如层次分析法、专家排序法、相关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等。基层党建责任制考评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可采用通用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3.考评方式

专项述职。各基层党组织书记每年年底向上级党组织、党群大会就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述职。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述职实际上是对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履行职责的大检阅。述职要以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为主线,突出书记的主体责任,防止书记个人述职变成集体班子述职。

积分管理。积分考评是上级党组织根据考评标准和年度工作安排对各基层党组织所开展的各项可量化的常规性、基础性工作进行的实时性考核考评。各基层党组织根据考评体系的要求,应有专人负责资料的整理上报,上级党组织专人负责材料的收集、审核、分类等工作,并按年度计算累计得分。

民主评议。问卷调查是机关党委根据考评标准和年度工作安排,对部分不可量化考核的工作利用调查问卷进行考评的方法。一般在年终考核时进行,上级党组织在被考评支部中针对党员、群众、本单位其他支部等开展一次性问卷调查,计算得分。

第三方评估。由党校、高校或组织部门的基层党建研究机构牵头,联系“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等,对照考核体系和指标要求深入企业、社区、群众开展调研,对党建工作落实情况和效果进行独立评估,与其他考核方式印证参照。

综合考评。综合考评是对基层党建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最终考评,各考评指标按照权重计算累加的最终得分。

4.考评结果的应用

健全考核结果通报制度。上级党组织要将所属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责任制考评和测评情况,进行汇总梳理,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群众测评结果还要向群众反馈,向社会公示,广泛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

健全问题整改跟踪问效制度。上级党组织要针对基层党建工作责任督查、考核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深刻剖析原因,明确整改内容、时限和责任人,组织力量及时抓好整改。

健全考核成果与评绩、奖惩、用人挂钩制度。要把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干部实绩评定的重要内容,加大党建工作在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中的权重。考核结果要作为基层单位综合考核和领导班子成员个人实绩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与领导干部升降去留、公务员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进行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