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机关青年人才培养的工作模式
随着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推进,高校办学环境、机关工作岗位内容广度和深度,以及青年群体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等不断发生变化,使得高校机关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
1.青年人才培养工作的内涵
高校机关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其核心内涵必须是以人为本,紧密围绕高校机关职责工作的需求,培养具有“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综合素质的人才,包括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改善知识结构、增强管理水平、规范工作行为、提高学习能力、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打造一支高效、精干、稳定的高校机关青年人才队伍。
2.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青年人才的引路人,是高校青年干部后备力量培养的基地和思想舆论的重要阵地,必须探索和实践符合青年人才发展规律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确保培养方向正确,紧密结合部门中心工作扶持青年人才成长确保培养内容务实,创新工作方法增强青年人才培养党建工作确保培养效果明显,从而带动青年人才紧紧围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全面履行好机关工作职能,规范机关工作行为,提高机关工作效能。
3.青年人才培养的工作模式
构建“引(引领)、育(培育)、任(任用)、推(助推)”四位一体的青年人才培养工作模式。“引”,引领青年人才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增强青年人才职业荣誉感,及时掌握青年的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通过有效方式正面引导,激发正能量;“育”,有计划、有目标地培育人才,激发青年群体的学习动力,发动老同志和先进典型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人才成长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的全面人才;“任”,以工作实践为着力点,挖掘青年个人潜力和特长,鼓励他们在岗位历练中勇挑大梁,立足岗位作奉献;“推”,尊重青年人才成长规律,提供空间、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助推优秀青年脱颖而出,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