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深入培植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
1.坚持主流舆论导向,克服多种思潮影响
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历史和现实依据,但价值取向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核心价值、理想目标的多元化。医改不断深入,深层次矛盾显现,改革难度越来越大,这更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来统一共识、凝聚力量。第一,充分运用各类宣传载体的正能量效应,高密度、广覆盖、大容量地进行宣传,占领主阵地,使人人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准则。第二,开展经常性理想信念教育、核心价值观讨论,紧密结合实际把正面道理讲透、把歪理批倒、把是非辨明,让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正面理解和对社会重大现象的透彻分析上,克服多种思潮引起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第三,明确教育对象及教育重点,加强分类指导,使理想信念教育成为卫生行业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内容。
2.优化执业环境,引导良好行为示范
首先,从行业自身做起,面对社会出现的“医闹”和一些不理解现象,教育党员和医务人员从正面来理解价值问题,并努力以精湛的医术、高品质的服务和良好的职业形象来赢得社会认可和理解。其次,加大正面典型宣传力度,将医疗卫生可歌可泣的事迹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让医务党员在正能量的激励中,推进理想信念的坚定。第三,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的理解和支持,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医疗卫生自身要坚持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客观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新闻媒体要尊重客观事实,避免报道不实、激化社会情绪,而伤害医务人员感情,以降低党员因某些社会因素对价值观的片面认知率。
3.推进机制完善,加强制度保障
首先推进机制完善。目前卫生系统内部逐渐形成的诉求表达、利益协调、矛盾调处、权益保障等机制,正不断推进着卫生机构的科学化管理,对医务人员权益进行一定程度保护,鼓励了广大党员在良好的机制下带头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岗位实践相结合,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第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不断规范党建、廉洁从政、廉洁行医制度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等,用制度保证,落实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规范化、制度化,最终转化为党员的日常行为。第三是强化措施与监督。少数党员和干部索贿、受贿,贪污公款,私自接受他人礼品礼金等问题,社会影响恶劣。在加强教育和责罚的同时,以“制度+科技+文化”的强有力措施,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推进廉洁风险防控建设,形成“不想为、不敢为、不能为、不愿为”的机制,坚决杜绝负能量对坚定理想信念和核心价值观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