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技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指标应更注重选择的科学性,而职能科室则应设置“共性+个性”的考核指标

(三)临床医技中层干部绩效考核指标应更注重选择的科学性,而职能科室则应设置“共性+个性”的考核指标

由Pearson相关系数可知,科研教育的绩效指标对临床医技科室正职的考核结果有较大影响,其中课题、SCI论文和科研经费等数据尤为突出。在当前越来越重视科研能力的环境下,科研教育指标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无可厚非,但是医疗工作作为临床医技科室的核心工作,其考核结果的持续温和性,不利于挖掘医疗业务服务中的问题和缺陷,也无法很好地区分各临床科室之间的优劣情况,建议做适当的调整。对于无考核结果的指标建议调整或取消。指标的选用应尊重科学性、代表性、灵敏性、可靠性和重要性的原则。

而在传统绩效考评模式下,职能部门的工作相对临床部门来说可量化指标较少,临床科室会由于考核指标明确,容易被扣分;而职能部门由于主观指标较多,较难扣分。用“共性+个性”的指标原则评价职能部门业绩,在统一考评中层干部“德、能、勤、绩、廉”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能有效找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差异,避免了评价的片面性,也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此外,在运用360度综合测评体系对中层干部进行考核时,要注重各层次得分的权重配比,如本文前述分析中,科室绩效考核成绩、领导考核成绩和科主任互评成绩可按4∶4∶2的权重进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