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遇到的问题

(二)所遇到的问题

一项创新性廉政工作刚启动的时候,一般会受到决策层的重视,但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就会逐渐显现出来,执行主体对该项工作本身会产生各种疑惑和困难,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将遇到强大的阻力。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解决,有以下几点建议。

1.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

一是增加硬件建设投入,搭建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技术平台,及时抓好系统的技术升级换代,完善和扩展系统功能。二是积极营造信息化氛围,加强全员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普及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技能,提高认识水平,最终达到改变思想和使用习惯的目的。三是不断学习,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技术和水平。重实效,重应用,从关键数据入手,逐步累积处理大数据的能力。

2.党委承担主体责任,切实加强思想教育与实务培训

一是党委要重视“制度+科技”工作,将工作纳入反腐倡廉整体规划,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领导机制。要从党政相互融入、合力推进的角度来加以落实,努力使反腐倡廉与具体行政管理行为互相促进、相得益彰,使“制度+科技”形成工作合力,将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和行政管理的“两张皮”做成“连体衣”。二是要从思想教育的高度推动各部门内部形成“制度+科技”源头反腐的整体观念,纠正“重发展、轻廉政”的理念。注重实务培训,开展操作指导,提高平台操作能力。定期安排各部门沟通协调,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开展交流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对“制度+科技”工作进行总结和思考,而且可以督促工作不断进步,并在交流过程中强化廉政导向作用。三是逐步建立考核评估办法,定期组织检查,科学评价工作效果。建议将考核内容纳入干部个人工作考核之中,对于工作突出的,年终总结工作时给予一定奖励。要不断加大考核力度,强化责任追究,巩固和扩大廉洁风险防控成果。

3.廉洁风险防控流程设计是“制度+科技”的关键环节

风险防控流程既不能过于笼统模糊,仅满足于原则性要求,又不能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工作基础。它应具有规范性、前瞻性和系统性。规范性要求防控流程有制度规范方面的依据,前瞻性要求防控流程能够追踪和处理新的廉政风险,系统性要求不同防控流程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形成自洽的统一整体。基于此,应设计一套具有普遍适用性的防控流程体系,该流程可以供使用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因此必须整合资源,由监督部门、使用部门以及信息部门共同开发、团结合作、不断完善、随时调整,才能编制出实用的廉洁风险防控流程,充分发挥“制度+科技”有效防治腐败的最佳功能与效益。

(上海市肺科医院课题组 张 雷 张哲民 吴晓艳 黄国良 陈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