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与思想政治建设的认识与评价

(二)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与思想政治建设的认识与评价

1.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得到普遍认可

目前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对当前形势下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态度还是相当明确的,有61.2%的受调查者都认为必须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非常有必要”占18.1%,“有必要”占43.1%)。有76%的受调查者认为思想政治建设对高校青年骨干教师个人发展重要,其中17.5%的人认为非常重要;有78.2%的受调查者认为思想政治建设在大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18.6%的人认为非常重要;有77.7%的受调查者认为思想政治建设在高校骨干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中14.9%的受调查者认为非常重要。可见,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对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比较统一的认识。这是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的良好基础,也表明可以在开展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的过程中更多地吸纳青年教师的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这项工作的实效性。

当然,也必须看到,还有占38.8%的少部分受调查者认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一般。

2.对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关系的认识尚有分歧

在对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与思想政治建设的关系的评价中,有52.1%的问卷受调查者认为后者对前者有保障促进工作,但也有近一半的问卷受调查者并不这样认为或者并不清楚情况。只有少部分(18.6%)受调查者认为“思想政治建设应该贯穿于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各个环节之中”。虽然有超过一半(54.8%)的受访者认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是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基础,要适度介入”,但是也还有26.6%的人认为“思想政治建设不应该介入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

以上数据反映出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中纳入思想政治建设是符合大多数青年骨干教师发展诉求的,但是将思想政治建设融入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方式和程度需要认真思考和商榷。

此外,在对青干班24名青年骨干教师的访谈中,受访者在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关系的认识上虽然也呈现出了一定的分歧,但大多数(20位)受访者认为:把思想政治建设纳入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全过程是可行的;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各环节开展思想政治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的统一度达到了80%。他们普遍认为:立足于实际,着眼于世界观、人生观的思想政治建设,有助于青年骨干教师的顺利发展;良好的师德是青年骨干教师成长的必要条件;青年骨干教师有望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青年骨干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是保证高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能只谈理论上的空话,要从实际出发为青年教师提供优良的发展条件;适度的思想政治建设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有促进作用,以禁锢思想和行为为目的的“文革式”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必须要摒弃的。

3.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的形式和内容还有待创新完善

在问卷调查中,有51.6%的受调查者对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中思想政治建设的开展情况总体评价良好,但也有48.4%的受调查者认为开展情况并不理想。这个比例近乎1∶1。这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表明了在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群体中尚有不少人对思想政治建设的开展关注度不够或者对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中的思想政治建设有更高的期待和诉求。

在对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时,绝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当前“思想政治建设没有很好地和青年教师的实际发展需要相结合”是最大的问题(选择频次达126);还有很多青年骨干教师选择了“教育方法手段比较单一老套,以理论代替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全部”这一选项(选择频次达到96);也有受调查者认为“学习内容比较枯燥,一本书、一份文件的学习方式依旧存在”(选择频次为65)。可见,应该从改革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方式入手,增强青年骨干教师在思想政治建设中的融入感;从青年骨干教师的实际需求出发,实实在在做一些能解决教师实际问题、真切关乎民生的事情;减少照本宣科的理论教育活动,创新理论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访谈资料也佐证了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有近二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当前对青年骨干教师的思想政治建设,基本上是通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形式进行,不仅形式较为单一,而且基层党组织存在软、硬件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青年骨干教师与校级及院系领导接触不多,青年骨干教师的声音难以向上传递。另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在新形势下,青年骨干教师对思想政治建设的认知存在一定的误区,一提到思想政治建设就想到是“洗脑子”“没意思”,有抵触情绪,这就要求创新工作形式,调整学习内容,加强正面宣传。最核心的是要与高校学术的氛围相融合,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灌输”。对于青年骨干教师而言,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贯彻落实思想政治建设内容是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