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完善高校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打铁还需自身硬。高校党组织全面深化改革,要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使高校各级党组织始终成为领导改革发展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1.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党的十八大作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积极贡献。作为高校,一是积极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推进党组织进公寓、进社团、进学生社区,探索在课题组、实践基地、海外留学生中设置党组织,着力构建全面覆盖、灵活高效的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体系;二是围绕师生多样化需求,推进机关干部下基层、教工党支部联系班级、党员结对帮扶困难学生、一站式服务等做法,组织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建联建等活动,充分运用高校各类网站(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利用互联网、手机短信、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体,积极引导鼓励党员特别是大学生党员传播党的先进思想、先进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深化党建带群建工作,通过价值引领、支持服务、凝聚骨干等方法和途径,切实发挥好党对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
2.努力提高党管干部和服务人才工作水平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教育更好发展,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和造就一批可靠接班人。第一,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平、竞争、择优,规范工作程序,切实按照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事业心责任感和管理能力强、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进入领导班子。第二,通过学习培训、挂职锻炼、轮岗交流等多种途径与形式,切实增强校、院两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谋划发展和改革创新的能力,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和民主管理的能力,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第三,健全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负责,人事、教务、科研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其他部门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依托国家重大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建设项目、重点学科和科研基地,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3.坚持不懈地推进改进作风常态化建设
作风建设要落到实处,高校的作风建设主要通过行校风、教风、学风来体现。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树立高等教育的良好形象,就必须着力抓好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首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牢固占领高校的思想阵地,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其次,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协调处理好教学与科研发展的关系,培养创新人才;再次,立足实际,最大限度地满足师生需求、解决师生困难,激发师生员工投身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通过建章立制,最终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形成改进作风的内在动力和持久推动力。
(华东政法大学 赵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