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结果和分析
1.医务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和评价程度较高
从调查结果来看,医务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程度较高,60.47%的被调查者“基本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09%的被调查者选择“很了解”,只有2.33%的被调查者“没听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意义的评价方面,34.88%的被调查者认为意义很大,44.19%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自己的工作有些意义。可见,医务人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和评价程度均较高,绝大多数的医务人员对其都有一定的了解,且认为其对自己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多地体现为公民基本职责与道德规范
在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解上,更多的医务人员选择从公民的基本职责与道德规范层面去界定其具体的含义。46.51%的被调查者认为“爱国”最应体现为“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公民职责和义务”,40.70%的被调查者认为“敬业”体现在“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方面,有46.51%的被调查医务人员认为“诚信”体现为“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而在对“友善”的理解上,认为“友善”最应体现为“亲切友好,与人为善”的被调查者比例为53.49%。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作为基本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和目标,对医务工作者来说,它是每个公民应该履行的职责义务,是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3.医务人员对自身群体的评价:“敬业”最好,“友善”较差
在对当前医务群体的总体评价方面,81.40%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医务群体在“敬业”方面表现较好,远远高于“爱国”“诚信”和“友善”的比例。而在“您觉得当前医务群体在哪个方面表现较差”的问题上,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医务群体的评价较高,59.30%的被调查者选择“都很好”,而选择“友善”的被调查者为29.07%,这一比例也是明显高于其他三项。可见,医务人员对自身群体的总体评价较高,普遍认为自身群体在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方面表现很好,相对而言,在亲切友好、与人为善方面则表现较差。
4.社会因素较之行业因素更能影响医务群体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调研中发现,医务人员更多的将影响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因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83.72%)、“媒体对于反面事件的过分渲染”(79.07%)、“医务群体的付出与回报不对等”(77.91%)以及“患者与家属的不理解”(76.74%)等社会外在因素,而“缺乏激励机制和措施”“个别医务工作者自身行为不当”“医疗行业规范缺失”等行业内部因素在医务人员看来则并非是影响其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重要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在医务人员看来,社会外在因素对医务群体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更为显著,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医务人员对当前社会因素的评价要低于行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