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医务青年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培养方式的问题

41.1%的受调者认为医务青年人才培养的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目前存在这些缺陷直接影响了培训效果。培训应该涵盖各种形式,且由于每一个培训对象都是不同的“人”,个体的差异导致对培训内容、形式、周期的接受程度不同,如不能有针对性地对个人发展需求进行差异化培训,很有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影响到培训对象收获的知识、技能的深度和广度。

2.培养媒介的问题

对于医务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存在不足的问题,调研数据中位列第二的是“培养渠道和平台较少”(26.0%)。医务青年平日里工作强度大,自己的个人问题被束之高阁,尤其是单身外地职工,缺乏归属感。对“最愿意追求的人生目标”,42.8%的受调者选择了“家庭的温暖幸福”,体现出家庭在医务青年心中的分量。调研中有20.4%的职工选择追求“单位的发展进步”,10.2%的职工认为“缺少发挥潜能的机会”,9.3%的职工认为“目前岗位和本人兴趣不一致”,这表明医务青年更希望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和所长,在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上有所建树。缺乏有效渠道和充足的时间耐心等待和挖掘他们的最大价值,将导致医务青年工作积极性降低、工作效率下降、稳定性不强等后果。

3.领导重视程度的问题

调研中10.9%的职工认为“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在有效方式上,也有21.1%的职工认为应该是“领导重视,加大培养力度”。这都反映出是否能得到领导的重视,重视的力度如何对于医务青年人才培养的工作落实有很大影响。医务青年的培养工作像是一个“蓄水池”,是为医院未来发展作准备,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成本,且不能马上见到成效。如能争取到领导对这项工作的足够重视,看到其为医院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的重要人力资本,将促使工作顺利开展和确保开展力度。

4.机制体制的问题

调研数据中,10.9%的职工认为“机制不健全”,建议“建立完善的激励考核制度”等。这反映出医务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尚未真正建立起全面系统的适应医院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需要用人之时多半是寻求“外援”,缺乏内部培养的优秀青年人才。由于该项工作不能与医院的战略发展规划相配套,处于被动执行模式,且容易发生制定好相应培养机制但半路出现“虎头蛇尾”现象。

同时,在对医务青年思想政治建设中缺乏现代感的问题也比较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