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原则:润物细无声地开展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
2025年08月10日
(一)渗透原则:润物细无声地开展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青年骨干教师对于高校教师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的政策了解度较低,“思想政治建设没有很好地和青年骨干教师的实际发展需要相结合”被认为是目前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的首要问题,“自我约束”被认为是高校教师提升道德修养的主要依托,“博雅的学术风范”“高尚的人格”和“传到授业解惑的责任感”被认为是青年骨干教师区别于一般教师的优秀特质,这些都说明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更愿意在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参与式的教育培养方式。这提示高校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中,要充分信任青年骨干教师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以服务于青年骨干教师成长发展作为制定培养目标和方案、内容和形式的基础,进而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建设。采取“高举高打”的形式,不仅不能唤起青年骨干教师的主动性,反而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因此,建议高校在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思想政治建设中要减少教条化、程式化的虚空宣传,应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与高校学术氛围紧密结合,以校园文化和师德师风建设为依托大力开展融入式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拓展组织培养的平台和通道。重视理论教育长效机制的建立,创新培养方式。注重榜样示范、精神感召和养成教育。
总之,只有贴近青年骨干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开展思政工作,才能使社会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真正植根于青年骨干教师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