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行业队伍中价值扭曲现象和负面案例及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二)医疗卫生行业队伍中价值扭曲现象和负面案例及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

1.面对社会多元价值观取向少数党员理想信念迷失,精神懈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大规模经济转型,来自国内外、行业内外多种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社会上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在严峻考验面前,有的党员和党员干部理想淡漠、信仰迷失了。同时,不尽如人意的执业环境与医务人员超额付出明显不符等现象,与平等、正义等价值理念产生矛盾和差距,引发了价值观冲突,致使部分党员陷入困惑、理想信念动摇,出现了错误的价值理解和工作消极应对等精神懈怠状况。

2.开展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方式上存在改进空间

党组织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好方法,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党员队伍结构、年龄层次的变化对党组织开展党性、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党员教育中存在:一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较缺乏,重理论灌输缺情感交流,针对性、实效性不够;二是反馈机制较弱,以单向式灌输为主,较少及时发现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及动摇的思想症结所在,教育效果欠佳;三是全媒体时代,在传统教育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教育方式和载体,寻找更适合年青党员的方式方面还存在改进空间。

3.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拓展和创新力不够,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调查中发现有些基层组织还存在着功能固化、工作方式陈旧、创新力不强、党员主体地位体现不够的现象。对少数党员和干部中存在的不思进取、权力认知错误、群众意识弱化、理想信念迷茫等问题,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教育和管理上失之于宽,一些党员正常的政治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政治忠诚度出现下降趋势。这些都对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对卫生系统内部乃至社会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消极影响。

4.少数党员放松党性锻炼和自身修养致使信仰出现危机

卫生系统党员队伍年龄轻、学历高、思维活跃,在专业上有优势、有特长,但不少中青年党员较少接受系统党性教育和锻炼,因此在利益博弈与制度文化、价值观念差异和碰撞中易受到错误观念影响,缺乏警惕性和辨别力,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易转为功利性的个人价值实现,使理想信念日趋现实,少数党员对自身要求不严,受现实利益驱动,重个人专业学习和前途,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实现,而忽略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忽视对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应尽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