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的原则

1.注重实绩的原则

新修订的《干部任用条例》提出要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凸显了注重实绩的导向。考核评价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条例要求,坚持实践标准、实绩依据、树立实干导向,建立坚持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考核评价体系,切实解决干部工作中的形式主义、群众测评的主观印象主义问题。同时要注意避免“唯票取人”的现象,完善民主测评,辩证客观地分析得票情况,不把得票率高低作为评价干部的唯一依据,引导干部敢抓敢管、重实干、出实绩。

2.群众公认的原则

干部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之中,他们的素质高低、能力大小、作风好坏、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群众最清楚、最了解、最有发言权。要广泛听取民声、了解群众对干部的公认度。要落实好群众的知情权,通过多种形式,将考核范围、时间内容、方法程序、考评指标、考评标准等向群众公开,提高群众对考核测评工作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要落实好群众的参与权,努力推进评价主体多元化,让与干部工作、生活关联度较高的上级、同事、下级、服务对象等都参与到评价测评中来。要落实好群众的监督权,及时向群众反馈考核情况,尊重民意,接受群众监督,调动群众参与考核的积极性。

3.针对性与有效性相结合的原则

一是要突出重点。在建立考核指标时,兼顾全局同时注意点面结合,考虑指标的代表性,突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不能片面求大求全。二是要突出特点。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干部所履行职责的不同,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不能千篇一律套用一个模式。三是要有可比性。既要具有一定的横向可比性,即校内不同部门干部绩效考核结果的可比性,又要具有纵向的可比性,即同类同系统干部绩效考核的可比性。

4.简单高效的原则

实际操作中,指标体系项目过多,设置过于复杂烦琐,往往造成统计困难,不便于操作,同时容易造成参评者的不耐烦、敷衍了事,使测评流于形式、失去意义。因此在干部考核指标体系设计时要着眼于简便易行,指标设置坚持少而精、重点突出。考核基本程序既适用于年度考核,又适用于任期考核、届中考核等。要注意两个防止:防止一刀切,不区分干部岗位职责一个考核办法;防止不区分重点、层级,纷纷将各自工作纳入学校考核体系。

5.以考核促管理的原则

干部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干部,激励鞭策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从而推动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要突出考核的导向作用,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坚持把考核工作作为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促使干部作风的转变,完善管理,推动发展。要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注重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提高考核工作的准确度和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