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校中层干部推动改革发展能力的路径

三、提高高校中层干部推动改革发展能力的路径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完善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制度,不断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改革能力”。这为提高高校中层干部推动改革发展能力的路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指南。基于此,课题组以为,路径的选择主要应通过制度的健全与落实,从根本上来保证能力的提升。

1.源头把关:健全落实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中层干部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固然可以通过任职后的组织培养和自身努力来加以强化,但重视中层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的素质、能力要求和班子合理配备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要选好人、用好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的标准,决定了思想力、凝聚力、行动力、创造力、学习力诸能力的价值维度和价值取向。能力很强、素质不行,那只能是满满的“负能量”。加强高校中层干部队伍建设,首先应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选好人、用好人。学校党委要认真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在选拔任用过程中,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既要全面落实“德”在干部标准中的优先地位,又要充分考虑干部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尤其是适应“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任务要求的能力。“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会深刻影响一所学校的党风、校风、学风。如古人所言:“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

同时,要合理配备班子成员。班子配备不到位,往往导致摩擦增多、内耗增加,消弭改革发展合力。因此,在对职能部门正职、副职配备以及二级单位班子配备过程中,要重视和加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坚持干部选任原则和方针的前提下,重视听取党政一把手或部门正职对副职配备的意见。二是竞争性选拔干部,要避免简单的以票取人。三是充分发扬干部工作民主,包括提高干部选任中的民主质量,也包含提高干部考核评价中的民主质量,将能否推动改革发展、最大限度满足广大师生的正当利益作为衡量和评判干部的重要标准。

2.从严管理:健全落实干部管理制度

在受访者中,67.83%的同志(占最大多数)支持“学校要重视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和二级单位班子建设”。完善落实相关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加强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建设。一要抓好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高校是知识分子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师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公平意识、公正意识、平等意识、法治意识都比较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有很高的期望。因此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应将思想建设、理论武装放在第一位,把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工作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经常抓、长期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二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落实好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民主集中制是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凡属“三重一大”的事项,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进行决策。在二级学院,要落实好党政联系会议制度,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正确把握改革发展方向;只有真正实现科学决策,才能更好地推动改革发展;也只有真正实现民主决策,才能更好地汇聚改革发展的正能量。三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发挥好二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实现行政权力、学术权力、民主权利的有机统一、有效制衡。四是落实二级党组织抓基层党建责任制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按照“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扎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升学习力、创造力,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改革、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党员。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

同时,要从严管理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要把从严管理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让每一个干部都深刻懂得,当干部就必须付出更多辛劳、接受更严格的约束”。就高校而言,要切实把从严管理干部落到实处。教育帮助中层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总开关的问题,强化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提升推动改革发展能力。严明党的纪律,教育引导中层干部增强全局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等。对于“您认为高校中层干部推动改革发展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全体受访者比较一致地选择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局和大局意识”“勇于担当的精神”“良好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敢创敢试的精神”。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管理重心不断下移,更要从严监督干部,确保干部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否则,容易导致改革“变味”,甚至丧失已经取得的改革发展成果。就高校中层干部本身而言,要自觉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来规范自己,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于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3.从严教育:健全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对于提升高校中层干部推动改革发展能力,您认为有哪些路径?”在全体受访者中,有60.87%的人选择了“中层干部自身加强学习”,55.65%的人选择了“对中层干部开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的专题培训”。因此,高校中层干部自身要努力,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为官;要勤于学、敏于思,提升理论素养,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履职能力;要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高校党委在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和相关制度时,一定要坚持干部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明确理论自学和实践锻炼的内容、要求,并列入对干部选任考察和任职评价的主要依据。同时,学校党委要对中层干部加强教育培训,尤其要按照从严教育的要求,健全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制度。要采取党校集中培训、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学习会、党内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任职谈话和廉政谈话、谈心交心等途径、方式加强对中层干部的教育。

各级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要充分发挥好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坚持问题导向、改革导向和实践导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干部培训工作。要提高高校中层干部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应科学设计教育版块。课题组以为,应坚持思想理论素养提升和推动改革发展能力提高的有机结合,绝不能只注重能力培养而忽视思想教育。

4.品格锤炼:健全落实干部实践锻炼制度

要提升高校中层干部推动改革发展的能力,实践锻炼是很重要的一环。“对于提升高校中层干部推动改革发展能力,您认为有哪些路径?”在全体受访者中,有65.22%的人选择了“坚持干部轮岗制度,激发干部队伍的活力”,63.48%的人选择了“健全落实高校中层干部体制内、体制外的交流制度”。因此,要坚持和完善干部轮岗制度,让中层干部有机会把握一些面上的工作,又有机会经受基层工作的磨炼;让中层干部有机会在和谐团队中工作,又有机会到矛盾和困难最集中的地方去经受磨炼。在实际工作中,干部实践锻炼,往往被安排在“同质性”的岗位上。其实,这对干部的成长、能力的提升是不利的。从长远的角度看,对其事业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因为其容易形成固有观念和受到固有机制的束缚。同时,要健全干部交流制度,不仅在校内交流,还可以进行校际交流、所在区域交流,与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交流,从多方面汲取先进理念、管理经验和改革发展思路。要落实好干部轮岗制度,政府有关部门和高校,首先要破除一些体制机制上障碍,尤其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为高校中层干部的成长创设更有利的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实践锻炼,中层干部往往会感觉到机会缺乏。其实,无须“等靠要”,机会就在身边,现有岗位锻炼同样重要。中层干部要自觉对照检查自身的不足,在岗位实践中主动给自己压担子,自觉寻求锻炼提高的机会,自觉向实践学习、向班子成员学习、向管理专家学习、向周围群众学习。

总之,提高高校中层干部推动改革发展能力,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既需要按照好干部的标准和要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也需要有关各方形成合力,从组织上保障干部的成长、能力的提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上海中医药大学课题组 陈秋生 陆佩丽 徐 琳 吕建萍 朱慧华 王承鑫 何星海 朱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