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培养与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二、加强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培养与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青年教师作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生力军和主力军,能够有效承担起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将直接影响到高职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和他们的专业培养和成长紧密结合起来。

1.搭建青年教师专业培养需求金字塔

综合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评价,本课题组尝试搭建并分析青年教师专业培养的三层需求及层次之间的关系,即:科研、教学能力与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图1 青年教师专业培养模型

科研与教学——夯实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基石。如图1所示,青年教师专业培养模型是以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为基础第一层的,这两种能力是最基础的业务能力,也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无教则不为师,无研则不成体系。目前,最基本的矛盾是科研和教学的时间分配相对矛盾,还有精力分配的矛盾。爱丁堡大学艺术设计研究所教授PriscillaNainby曾描述,教学本身对于设计能力与设计思维能力的梳理都是一种帮助,通过向外的观照,看到别人脑中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因此,教学和科研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无疑也是个人业务能力提升的两翼。

管理能力——提升青年教师专业能力的进阶。如图1所示,青年教师专业培养模型的第二层是青年教师的管理能力,有助于更好地提升青年教师专业能力和水平。管理能力分为两层:第一层面是个人管理,包括时间的管理、知识的管理、资源的管理等。这是青年教师在科研、教学、实践形成良性循环最基础的自我管理能力。第二个层面是项目或团队的管理,在综合项目开展或团队建设中有效接收各种挑战,确保项目或团队顺利运转的能力。

青年教师管理能力的培养必须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不能以职务或职称晋级为衡量标准。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教师发展中心,形成系列的管理能力培养课程体系,通过学分银行或3年轮训模式,逐步提高青年教师的管理能力。

创新能力——实现青年教师价值梦想的制高点。创新能力青年教师专业培养模型的最高层。但必须指出,创新能力并非多写、多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或者申报到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对于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因材施教,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仪器设备的综合应用,有效突破学生在消化吸收专业知识过程中的瓶颈。二是社会服务能力方面的创新。研发新技术或新的商业模式,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和引领营销模式能力,发挥高校智库的作用。三是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上方法和手段的创新。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偏弱,但不少学生在能力上属于偏才。如何善于挖掘学生能力上的优势,找到他们在创新创业能力上的培养点,也是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点。

2.结合专业培养,增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思考

对于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脱离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培养,那思想政治教育便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增强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以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为落脚点,与学校发展战略和工作中心同步为抓手来予以保障和完善。

有机结合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培养。高职院校应充分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发展方向、专业特点,创新形式,开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搭建青年教师交流平台。让青年教师们有一个发泄诉求的畅通渠道。从政策、管理等各方面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提供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与心理氛围。二是注重团队成长,使青年教师通过自身兴趣的培养和各种社群活动的参与中学会转移注意力和压力,保持健康心态。三是学校领导注重和青年教师的情感交流,让青年教师充分体会到学校的信任和尊重,强化职业荣誉感和事业归宿感。

发展、创新有高职教育特点的青年教师培养举措。要以专业化发展为抓手,有效拓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一是建立导师制,帮助青年教师“站稳、站好、站优”讲台。二是在教学团队建设中做好老中青结构的优化,使青年教师递进式地进行初入门的专业训练、有经验者的持续成长以及更高层次的教学研究。三是鼓励和资助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展专业视野。

针对不同阶段青年教师特点,建立科学的培养体系。青年教师正处在人生的快速成长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与需求。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与工作2~3年、工作4~5年的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专业发展、实践锻炼、科学研究等方面所需要的帮助与指导都有所不同。针对各个不同阶段的青年教师的特点,设计、整合适应他们需求的培训方案。

明确考核与反馈机制。对任何培训、培养项目而言,只有明确了考核的要求才能确保培养的效果,只有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整,才能持续优化培养方案。对青年教师培养的各个环节,应当设立明确的考核与反馈机制,从师德表现、教学能力、实践技能、专业进修等维度进行多元评价和考核,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调整,提升培养效果。

青年教师是有效促进学校教学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青年教师自身处在快速成长的阶段,并处在创造力最强的人生阶段。青年教师的专业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有机结合的两个环节,只有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积极创新、整合、建设科学的教师培养体系,才能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内涵发展,促进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课题组 石利琴 阮时敏 常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