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评价结果存在偏差
2025年08月10日
(一)考核评价结果存在偏差
考核评价结果不够准确,这主要是考核目标模糊化和考核形式单一化造成的。考核目标的模糊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制定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时,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与特点并不是很明确;二是学校的战略目标、基层单位职能与干部岗位职责未能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对干部考核测评时往往容易根据个人印象去评价。问卷调研数据显示,认为高校干部考核工作目标不明确的占70%,认为应当结合高校特点和学校整体发展关联来开展干部考核工作的占91%。究其原因,一些高校在制定中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目标时往往流于形式,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相脱节,没能很好地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分解落实到每个中层领导班子和每位中层管理干部身上,对中层干部的岗位职责大多只是进行了原则而笼统的规定。考核形式的单一化主要体现在:一是看重静态考核而忽视动态考核,往往只注重年终考核,而忽视了平时的过程考核;二是考核的手段创新不够,在一年一次的年终考核往往采用一种“运动式”的方法进行,主要是听述职报告、民主测评等;三是采取的考核形式基本上是以定性测评、谈话为主,缺少具有可比性的量化数据;四是缺少分层分类的考核,学科差异性、学院定位差异性、发展阶段性差异性没有很好地考虑。问卷调研数据反映,主要以会议形式述职测评的占80%,在形式上建议运用网络系统开展考核工作的占90%。究其原因,一方面长期以来高校干部考核缺少实际表现和业绩的客观依据,普遍侧重于定性考核,另一方面由于高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带有一定的积累期和成效显著期的阶段特点,使得一些工作体现实效周期性长且不易量化,此外一些党务等重要工作也难以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