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党校的培训作用,推进辅导员工作的有效开展
党校承担着干部培训工作,是干部培训的重要阵地和熔炉,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同样也是党校干部培训的重要工作,因为这一工作不仅关系到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健康发展,也是关系到一批又一批高校青年学子的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诚如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4日在北大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硬的本领,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担负起历史重任。”高校的辅导员担负着学生的德育教师、学生管理者、人生导师、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对学生进行品德与价值观引导、事务处理、生活指导、学习督促、活动开展和心理疏导等,其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必须全面加强和提升。
党校对于辅导员培训要在内容上充实加强,同时也要在方法、手段、制度、途径等方面加以创新和保障。
1.方法上力求突破传统,强调新意和实用性相结合
现在的辅导员和大学生都是80、90、00后,对于他们的教育和培训,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式的方法,也不能完全流于形式,而应该将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如表3)
表3 喜欢的培训方式次数
a.在值1处表格化的二分法群组。
关于培训方式的选择,超过七成的辅导员对于案例教学比较偏好,这与辅导员普遍年轻、缺少工作经验有关。其次是参观考察,提高感性认识。交流研讨和现场教学也占较大比例,课堂讲授比例最小,但不可或缺。
因此,党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将专家讲授、模范人物访谈、对身边的先进进行采访、交流互动沙龙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增强培训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又有助于培训的实效性。
2.制度上加强学制保证,强调学习的长效机制和学分制相结合
目前,高校辅导员的培训趋于多样化,有岗前培训、常规培训、专题培训、骨干培训和学历培训,满足了不同层次的辅导员职业需求,有助于辅导员的成才与成长。但是由于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辅导员不可能全脱产长时间到党校参加专题培训。基于这一情况,党校在设置辅导员专题培训时可以安排学分制,采取累积培训的形式。通过集中培训、分散自学、考试考核、论文撰写以及实践交流等环节加以考评,累积学分,一旦达到本年度的规定学分,即可结束。这样,一方面可以由辅导员自由安排,另一方面也不用担心全脱产培训的缺勤过度。
3.形式上加以灵活运用,强调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
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和班主任队伍,不仅需要理论上过硬,同时也要加强其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动手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一名好的辅导员可以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党校的培训一方面要培养辅导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素养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提升辅导员身心健康和实践动手能力。辅导员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而且自身也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心理素质。高校学生工作复杂而艰巨,辅导员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只有保证自己的心态正常,才能去开导学生。上海市委党校第四分校组织辅导员赴东方绿舟开展实践培训,通过“同舟共济”“穿越雷阵”“盲人前进”等团体实践活动,增进了辅导员的团结协作和集体主义观念,也有助于对他们的管理能力、服从指挥、大局意识和竞争能力的培养,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养。经过这类培训的辅导员感慨地说:“没来党校前,觉得党校的培训就是请一些满头白发的专家讲课,没想到还有这样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培训,教练的总结、启发也让我们对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有了极大的信心。”党校注重校外实践基地的开发和利用,有东方绿舟、人众人等拓展基地,也开展红色教育,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党性修养,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
4.途径上不断拓展,采用党校集中学习和网络远程培训相结合
当前很多高校都有辅导员的培训基地,进行辅导员培训,但是各高校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机制还没有建立,也缺乏与党校以及行政学院之间的互通有无,培训往往较为单一,参与度不高。很多选送单位担心,一旦辅导员脱产至党校培训,那么他(她)们所要承担的日常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将会受到影响,万一出纰漏,往往会引起很大的麻烦。因此,对于选送辅导员外出培训总是能推就推,或者总是选派固定的几人参加。基于这样的现状,党校对于辅导员的培训,也可采取党校集中培训和网络课程相结合的形式。这样既解决了培训名额有限的困局,又能使更多的辅导员获得培训的机会。应鼓励更多的辅导员通过网络平台交流互动,共同分享对于具体问题的成功经验,共同探讨困难和问题,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同行之间也可建立沟通交流的平台,对于一些共性的问题群策群力,以期获得最佳的解决方案。党校培训应鼓励广大辅导员利用网络平台和微博微信,可以在合适的时候组织教师编撰辅导员工作案例加以上传。这样,不仅能够使前人的经验得到推广,也能够使后人在学习和传承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青年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辅导员是大学生成才的指导者。因此,提高辅导员工作的能动性,有效地解决新时期的新问题,使辅导员的工作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显得尤为重要。建设一支多层次、高素质,用得上、靠得住、可塑性强的辅导员队伍,是做好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证。党校对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工作,要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以坚定理想信念为宗旨,以提高工作实效为目标,以拓展科学知识为内容,以丰富教学手段为桥梁,以形式多样为辅助,科学有效地设置课程,全面系统地加以贯彻执行,最终实现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的目标!
(上海市委党校第四分校课题组 王 群 朱俊英 黄 瓒 胡庆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