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勣之韬光自保

七、李勣之韬光自保

永徽元年(650)九月,李勣“抗表求解仆射”[30]之职。尚书仆射,从二品,唐初因尚书令缺置而成为尚书省的实际长官,李勣同贞观年间的高士廉、长孙无忌如出一辙都要求辞官。太宗朝,长孙无忌被拜为尚书右仆射,而“无忌深以盈满为诫,恳辞机密,文德皇后又为之呈请,太宗不获已,乃拜开府仪同三司,解尚书右仆射”[31],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之舅父高士廉,于贞观十二年(638)拜官尚书右仆射,“任遇益隆”,贞观十六年(642)时上表请至士,结果也“听解尚书仆射,令以开府仪同三司依旧平章事”[32]。三人都要求辞宰相之职,正是担心权势过盛而使自己处于君嫉臣妒的危险境遇,属于韬光养晦之自保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