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察与色淜普和喇穆喇穆之战
攻克罗博瓦山之后,阿桂等休整军队,并筹划新的进攻路线。在此期间,副将军丰升额来到西路,辅佐阿桂。乾隆三十九年三、四两个月没有发生重大战役。到了五月,清军决定进攻色淜普山梁。阿桂、丰升额和色布腾巴尔珠尔认为:“查罗博瓦山冈下贼人据守之地名色淜普山梁,中间连设三碉,又于其右边墈下筑一大碉,左边墈下筑两碉,与中间三碉互为援应。其六碉前后两旁树林蒙密,官兵穿林前进必须伛偻而行,兼之雨雪数旬,贼将各碉栅收拾益坚。且由罗博瓦山冈前抵木城石碉,自上而下,陡峭异常,官兵不能攻取则撤退甚难,亦不可以决策,以期必得”[53],便兵分三路于六月十二日夜间潜伏,还另分一路攻取喇穆喇穆,以分色淜普之势。海兰察率领第三队士兵,将第一碉围住猛烈攻打,将其占据。
金川丧失色淜普之后,退守喇穆喇穆,特别在“东边附近登谷丫口并近南萨斯嘉赤沟各碉,防备均为坚固”[54],只是喇穆喇穆迤西峰峦突起处之两大碉由于在山梁绝顶,两面坡崖如削,未曾设防。阿桂等认为“贼度官兵不能来攻,但得占此绝顶,则已断其后路,其外各碉必俱成瓦解”[55],派遣海兰察偷袭此处。七月二十二日,清军兵分数路进攻喇穆喇穆,二十三日夜海兰察率600死士偷袭迤西最高峰。此次偷袭可谓惊心动魄:
“维时海兰察等、所带各兵先于半夜月出之前鱼贯而上,不但并无人声,并将火绳藏起。但此处本无路径,石壁陡滑,官兵等手足并用,且以手攀手蚁附而登。至丑刻均已于贼碉附近处埋伏,及至天明一涌而登,直上峰峦突起处碉顶,砍开碉门跃入,将贼众尽行杀死”[56]。数路大军见到海兰察得手,内外夹攻,终于于二十五日全行克获。
这场战役,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首先,它可称作是海兰察军事生涯的代表作之一,其勇略在这次战役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阿桂的奏折详细记载了其进攻过程,乾隆看到之后说“海兰察不避艰险,每攻必克,尤为超轶出群,堪称勇将”[57],给予其很高评价。此次战役,也为日后海兰察恢复参赞大臣的职务奠定了重要基础。
其次,证明清军偷袭战术是成功的。温福攻打西路时,主要是“以碉攻碉”,少有偷袭,进展缓慢。但在阿桂带领下,清军屡次使用偷袭战术,奇正结合,令金川防不胜防。特别是喇穆喇穆之战,这种战术得以充分发挥。占领罗博瓦、色淜普和喇穆喇穆之后,清军直指勒乌围重要门户逊克尔宗,将战线大大前移。
第三,对金川方面是沉重打击。海兰察偷袭成功后,金川“数十里各寨闻之皆夺气,遂同时破,乘胜直临逊克宗垒”[58],从此金川进入更加困难的防御时期。
第四,激励了清军士气。面对诸多战果,乾隆高兴地说:“盖额森特见海兰察屡次立功极多,亦思奋勉自励,故不避雨泞将二木城立时攻打,而富兴、普尔普等并皆尽力助势,乌什哈达亦闻声攻得旁卡二座,均系可嘉”[59],可见海兰察对清军士气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