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序的家族出身
《晋书·朱序传》:“朱序,字次伦,义阳人也。父焘,以才干历西蛮校尉、益州刺史。序世为名将,累迁鹰扬将军、江夏相。”以上只交代了朱序是荆州义阳人,对其家族出身并没作介绍。但是朱焘“以才干历西蛮校尉”和朱序“累迁”才至五品军号。朱焘晋书中无传,事迹散见于卷八、卷五八、卷七三、卷七六以及卷八一,且都是寥寥数笔。由此可见,虽然朱焘“有才干”,但在东晋政局上的地位不显,不足以为之立传[1]。在卷八、卷七三、卷七六中,分别提到朱焘战时所领军职为司马,品级地位在长史之下,非战时不见其重。察其活动区域,主要在益州、宣城附近。且与周楚之父周抚有过合作。从之后朱序也主要活动于益州、宣城地区,且助周楚平司马勋来看,两家私交也应不差。纵然两家没有世交,也必然都是在这一蛮汉杂居之地有一定影响之势力,才能在此地区进行合作,故当属同一阶层。而周抚之父周访,《晋书卷五八·周访传》所载:“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祖纂,吴威远将军。父敏,左中郎将。”由此可见周抚应属江南土著豪族。与之交好的朱焘、朱序父子在《元和姓纂》中被编入义阳部分且“世为名将”,可测其地位升迁多依靠战功取得。另察《宋书》,“朱修之,字恭祖,义兴平氏人也。曾祖焘,晋平西将军。祖序,豫州刺史。父谌,益州刺史。”《元和姓纂》记朱序之孙为朱循之,无朱修之名,然循之史书无传,疑是“修之”之误。据上述引证,可知朱氏四代皆为荆益地区地方性职务,当是荆襄地区土著豪族代表人物之一。
另查《晋书·桓冲传》,有桓冲朱序二人“款密”的描写,本传中也提到“表求运江州米十万斛,布五千匹以资军费,诏听之。……序又表求故荆州刺史桓石生府田百顷,并谷八万斛,给之。”这样的记录,此时之江州,属桓氏势力范围,朱序戍洛阳时需要从桓氏处获得经济支援,考虑到朱序本桓温旧部,可知其乃是桓温一党。从出身上看,桓氏被当时的王、庾等大族目为“兵”,也属于武力集团,而且桓氏不能从其他大族获得支持,只能拉拢当地土著豪族以为后盾,这是二者结合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