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派发展后的外丹与内丹
尽管内丹派得到了大的发展,但外丹也没有因此消失,“内丹之药,乃为真药,外之丹药,止可疗治病,安乐而已。内丹小则长生不老,大则超凡入圣”[37]。逐渐,道教里出现了丹药内外相合,内重于外的趋势。但是,内丹的出现并不是对外丹的否定,钟吕内丹道没有否定外丹派的存在,而是将错误归于炼丹之人。外丹、内丹同属道教,在道教的发展过程中,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道教内丹派的彰显,不仅挽救了道教在理论上的危机,也为道教在追求长生的路上开辟了新的道路,它注重人内在的自修,同时又为后世理学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打下了基础。
【注释】
[1]吕岩:《敲爻歌》,《全唐诗·卷八百五十九·吕岩四》,中华书局,1960年,第9715页。
[2]吕熊:《女仙外史》,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4月第2版,第255页。
[3]葛洪:《抱朴子内篇·金丹卷四》,张松辉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112页。
[4]葛洪:《黄白卷十六》,《抱朴子内篇》,张松辉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517页。
[5]葛洪:《金丹卷四》,《抱朴子内篇》,张松辉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112页。
[6]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隋唐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58页。
[7]葛洪:《金丹卷四》,《抱朴子内篇》,张松辉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112页。
[8]赵翼:《廿二史札记》,曹光甫校,凤凰出版社,2008年,第266页。
[9]刘昫:《旧唐书·本纪第十七上·敬宗·文宗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523页。
[10]钟离权:《伦丹药第九》,《钟吕传道集》,《道藏精华录》,丁福保编,北京图书出版社,2005年,第295页。
[11]葛洪:《金丹卷四》,《抱朴子内篇》,张松辉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118页。
[12]韩愈:《太学博士李君墓志铭》,《全唐文·卷五六四》,中华书局影印,1985年,第5709页。
[13]苏门山隐士还阳子:《大还丹金虎白龙论》,《中华道藏》第十九册,张继禹主编,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09页。
[14]金正耀:《唐代道教外丹》,《道教与炼丹术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68页。
[15]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隋唐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62页。
[16]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隋唐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62页。
[17]葛洪:《仙药卷十一》,《抱朴子内篇》,张松辉译注,中华书局,2011年,第362页。
[18]萧进铭:《超越经验的认识理论——道教内丹认识论初探》,《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19]任法融:《周易参同契释义》,东方出版社,2012年7月,第43—46页。
[20]《周易参同契·序言》中国古籍全录。http://guji.artx.cn/article/1051.html?key=% E5%91%A8%E6%98%93%E5%8F%82%E5%90%8C%E5%A5%91
[21]张岂之主编:《中国思想学说史·隋唐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48页。
[22]钟离权:《伦丹药第九》,《钟吕传道集》,《道藏精华录》,丁福保编,北京图书出版社,2005年,第295页。
[23]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第447页。
[24]钟离权:《伦丹药第九》,《钟吕传道集》,《道藏精华录》,丁福保编,北京图书出版社,2005年,第296页。
[25]苏门山隐士还阳子:《大还丹金虎白龙论》,《中华道藏》第十九册,张继禹主编,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09页。
[26]苏门山隐士还阳子:《大还丹金虎白龙论》,《中华道藏》第十九册,张继禹主编,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09页。
[27]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并序》,《司马承祯集》,吴受琚辑释,俞震、曾敏校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65页。
[28]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并序》,《司马承祯集》,吴受琚辑释,俞震、曾敏校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73—74页。
[29]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并序》,《司马承祯集》,吴受琚辑释,俞震、曾敏校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74页。
[30]司马承祯:《服气精义论并序》,《司马承祯集》,吴受琚辑释,俞震、曾敏校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74页。
[31]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页。
[32]胡孚琛:《丹道仙术入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172页。
[33]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笺》,香港苏记书庄,1956年,第8页。
[34]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笺》,香港苏记书庄,1956年,第10页。
[35]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笺》,香港苏记书庄,1956年,第28页。
[36]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笺》,香港苏记书庄,1956年,第36页。
[37]清虚洞天华阳真人施肩吾希圣:《西山群仙会真记卷之四》,《中华道藏》第十九册张继禹主编,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