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束语

三、结束语

甘肃咨议局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只存在了两年的时间,议员基本上由封建绅士组成,其对甘肃政治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民国时期的各届议会就是根据咨议局的模式组建和运作的。并且对甘肃教育、实业、吏治、禁烟等新政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关于甘省咨议局议员却很少有记载,也很少有著作阐述。本文考证的议员人数还相差很远,但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简略的考证,对以后甘肃咨议局更深层次的研究有所帮助。因相关资料甚少,学生学识有限,拙文定有疏漏,望老师批评指正。

附录1[32]

续表

附录2[33]

【注释】

[1]沈祖宪、吴闿生纂:《容庵弟子记》卷三,1913年排印本,陕西师范大学藏,第18页。

[2]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667页。

[3]政治官报局编:《政治官报》,北京,政治官报局,陕西师范大学藏,宣统二年六月初四日。

[4]中国史学会编:《辛亥革命》第八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58页。

[5]张慎微:(1908—1995),字子显,甘肃咨议局议员张云锦之子,藏有大量其父遗留的关于甘肃咨议局的原始资料和父亲张云锦的日记、诗集及自编年谱。

[6]《政治官报》宣统二年六月初四日。

[7]此照片由张慎微藏,《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封里有此合影照。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兰州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和学习委员会编:《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1984年,第15页。

[9]《甘肃咨议局递送宣统元年冬季分四柱报告册》,1910年,甘肃档案馆藏。

[10]《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第15页。

[11]甘肃官报局:《甘肃官报》,1910—09(第6期),甘肃图书馆藏。

[12]《申报》第32册,上海书店出版社,影印本,第322页。

[13]《奏为筹备甘肃第二年两届宪政事宜分别前任已办暨微臣接办情形折》,《政治官报》,宣统二年六月初四日。

[14]《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第36页。

[15]张朋园:《立宪派与辛亥革命》,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第262—263页。

[16]《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第12—13页。

[17]《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第16页。

[18]《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二辑》,第37页。

[19]奏为筹备甘肃第二年两届宪政事宜分别前任已办暨微臣接办情形折》,《政治官报》,宣统二年六月四日。

[20]姚展修、仁承允纂:《秦州直隶州新志续编》卷一,兰州:国民印刷局,1934年,甘肃省图书馆藏。

[21]《立宪派与辛亥革命》,第288页。

[22]《奏为筹备甘肃第二年两届宪政事宜分别前任已办暨微臣接办情形折》,《政治官报》,宣统二年六月四日。

[23]《酒泉县各项调查表》选举表,1927年,甘肃图书馆藏。

[24]郭汉儒纂修:《重修定西县志》,1949年钞本,甘肃图书馆藏。

[25]《辛亥革命八》,第158页。

[26]《甘肃咨议局第二届报告书》,兰州:甘肃官书局,1911年,甘肃图书馆藏,第31页,第36页,第40页,第47页,第48页。

[27]段燕苹纂修:《会宁县志续编》(样本)(存卷9—11),卷十,选举志,清代议员表,1940年,甘肃图书馆藏。

[28]〔清〕邓承伟原本,(民国)基生兰续纂:《西宁府续志》选举表,1938年铅印本,甘肃图书馆藏。

[29]《甘肃省西和县各项调查表》西和县议员调查表,1927年,甘肃图书馆藏。

[30]钱史彤修,慕寿祺纂:《重修镇原县志》卷十一,兰州:俊华印书馆,1935年,甘肃图书馆藏。

[31]刘福祥修,王耿光纂:《清水县志》卷十,1948年石印本,甘肃图书馆藏。

[32]原书注资料来源:张慎微《甘肃咨议局概述》(稿本),《政治官报》,宣统二年六月四日,第7页。

[33]此表来自张慎微《宣统年间甘肃咨议局概述》,《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