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 结
在中国近代海军的行列中,“伏波”是默默无闻的一员。她既不像“八大远”曾在黄海力战,也不似中山舰曾在长江苦斗,战绩实在乏善可陈。作为一艘19世纪后期的国产军舰,她既没有“金瓯”的自出机杼,也不如“龙威”为巅峰之作,性能平庸,不值一提。然而,“伏波”作为闽局制造的一系列1258吨兵商两用舰船(或曰“伏波”级)的首舰,其服役经历在这些舰船中很有代表性。她一身承担了保卫海疆、镇压暴动、军事运输、商业航运甚至漕运等多种任务,在中国当时极度缺乏近代舰船的情况下起到了多面手的作用,这也是左宗棠制定闽局舰船通用性原则的初衷。当然,这种通用性同时亦令军舰的战斗力大打折扣,以致在马江之战中力不从心。然而,决不能因此而抹杀“伏波”以及其他同型舰发挥出的作用。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大规模的购舰行动尚未开始,海军力量极为单薄。此时,这些舰船与外购的蚊子船一同挑起了海防的大梁,让大清帝国的万里海岸线不至于无舰巡游。不仅如此,作为兵商两用舰船,她们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近代航运业的不足。甚至,她们中的几艘还一直服役到了民国时期(“伏波”“元凯”“泰安”和“登瀛洲”)。虽然没有铁甲舰的威猛和巡洋舰的精悍,但同样为海防事业鞠躬尽瘁的她们也理应得到足够的尊重。
附:国民党海军“伏波”号护航驱逐舰小史
在“伏波”舰退役多年之后,国民党海军中又出现了一艘同名军舰,即英援的“伏波”号护航驱逐舰。
该舰原为英国皇家海军“花”(Flower)级驱潜快艇“矮牵牛花”(HMS Petunia)号。舰长62.5米,宽10米,吃水4.4米,标准排水量925吨,满载排水量1350吨,2750匹马力,单桨推进,航速16节,人员编制100人,装备102mm炮1门、40mm炮1门,20mm防空炮6门。1940年9月19日,该舰在苏格兰金卡丁郡的Henry Robb船厂下水。
和许许多多的同级舰一样,“矮牵牛花”在二战中投入了艰苦的地中海和大西洋护航作战之中。据有的资料讲,1942年10月6日,该舰在西非弗里顿(Freetown)外海遭到了意大利潜艇“巴尔巴里戈”(Barbarigo)的攻击,幸好鱼雷未中。而艇长恩佐·格罗西(Enzo Grossi)少校竟然将小小的“矮牵牛花”当作了35000吨级的“密西西比”号战列舰(BB41),并且把它投下的深水炸弹的爆炸声误认为是鱼雷命中的标志,因此声称击沉敌舰。其实,格罗西的眼神还不至于那么差,他攻击的是15000吨的英国商船“安达路西亚星”(Andalucia Star)号,并且确实将其送入了海底。至于“矮牵牛花”,她并未与意潜艇交手,而是在8日凌晨4时许救走了救生艇上的全部船员。
1943年3月15日晚间,“矮牵牛花”又与驱逐舰“北风之神”(HMS Boreas)、同型舰“番红花”(HMS Crocus)一道,从弗里顿出发,在几内亚湾的帕尔马斯角(CapePalmas)一带援救了昨日被意大利潜艇“列奥那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击沉的英国运输船“加拿大女皇”(Empress of Canada)上的千余名乘员(包括不少意大利战俘)。
二战结束后,为了与美国争夺对国民党海军的控制权,进而加强对中国的影响力,英国向国民政府赠送了一批军舰,征尘方洗的“矮牵牛花”就在赠舰之列。
1946年1月12日,作为第一艘英援军舰,“矮牵牛花”在朴次茅斯港被交付给国民党海军,更名“伏波”。8月8日,她在舰长柳鹤图中校指挥下,取道地中海驶向大洋彼岸的中国,沿途慰问了南洋一带的华侨,于10月17日驶至香港,12月14日抵达南京并开放参观,据称前往观摩的人潮络绎不绝。作为国民党海军当时的主力军舰之一,“伏波”舰被编入海防舰队。
然而,国民党海军的这艘新锐军舰却因内部派系斗争而被生生葬送。由于海军代总司令桂永清刻意打压闽系,柳鹤图舰长(马尾海校五期)刚刚接舰回国便被调离“伏波”(柳日后曾担任台湾“国防部新闻室主任”“国防部军事发言人”“驻夏威夷总领事”“驻塞拉利昂大使”等职),由电雷系的副舰长姜瑜少校(电雷学校一期)取代。舰上曾经赴英训练、素质较高的官兵,也有将近三分之二被撤换。这就为“伏波”不久之后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1947年3月19日午夜,“伏波”在澎湖外海的龟屿海面行驶时(这次行动估计与不久之前台湾爆发的二二八起义有关),与由闽驶沪的招商局“海闽”轮(美制大湖型商船)相撞而沉没,酿成一场惊人的惨剧:新任舰长姜瑜以下官佐14名、见习生18名、士兵94名,以及海军总部第五署供应处赴台工作人员4名,共计130(一说134)名官兵丧生,生还者仅轮机官焦德孝上尉一人(据说,闻一多先生的侄儿闻立荣时为海军官校学生,在“伏波”上实习。接到闻先生被暗杀的疆耗后,他立即愤而退学,因此幸免于难)。虽然这次事故是海军方面的责任,然而招商局毕竟不敢得罪军方。因此,事后招商局还是以“海冀”轮交付海军作为赔偿,更名“昆仑”,作为运输舰使用。
与长寿的前辈相反,“伏波”舰过早地结束了海上生涯,埋骨台湾海峡。不过,她也因此得以避免了与“重庆”“太平”等外援军舰一样,遭受在解放战争和台海作战中与解放军同室操戈的命运,这对她来说也算是一种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