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攻克官寨

(三)攻克官寨

金川有两大主要官寨,一是勒乌围,二是噶喇依。两处官寨均在金川河以东,相距百余里,防御工事均极为严密。勒乌围“碉寨高坚,其南为转经楼,又过甲尔日磉桥而南为科布曲山腿,与官寨互为犄角。卡寨鳞栉联络接应,前阻大河,后负高磡,对河扎乌古、阿尔谷一带之枪炮既能隔山救援,而其后高磡层层均有卡栅碉座,备御甚严”[71],而噶喇依“碉寨高坚巩固,较勒乌围局面更大”[72]。在两处官寨外围,还有层层碉寨木城相拱卫,所以清军又用了近10个月的时间,才将两处官寨攻克,艰难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鉴于两处官寨周围层出不穷的碉寨,阿桂、丰升额、海兰察等认为不宜单路强攻,而应两路或多路夹击,主攻某处要隘的同时分兵攻取其他要隘,以不断分化金川的防御,使其兵力不敷调动。清军几乎每次进攻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凡遇攻占贼碉,多系绕道分兵而得”[73]。例如,“木思工噶克本属勒乌围正路,为此时贼人第一紧要门户。贼人一见官兵占住最高峰顶,隘口之险已失”,定会“尽勒吉尔博山梁及得式梯沿河上下一带之人悉力抵御”。阿桂等商议“节节进攻仍多费手。若将下巴木通两碉攻得,即可从木思工噶克丫口分头并下,其噶尔丹寺、得式替等处又可邀截”[74]。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清军攻克下巴木通,扫清勒吉尔博一道山梁上下碉卡,乘胜占据得式梯官寨,并分兵攻克荣噶尔博山梁碉寨。再如,“荣噶尔博第八九峰顺腿而下即系勒乌围,官兵一克此处可以进围贼巢”,但是阿桂等并不打算直接攻取第八九峰,而是故技重施,“若将噶尔丹寺及噶朗噶乘势扫除,既可将勒吉尔博山梁上下分驻之兵多为抽撤,以供攻剿,而分兵一支沿河前进,虽该处道途亦属险仄,而贼人必又于此守御,势分则乘间攻取稍易为力”[75]。由于受到大雨影响,耽误了进攻日程。到五月初八日,终于将其攻克。

进攻噶喇依时仍是如此。请看下面一个战例:

“查西里山腿之下沿河一带寨落甚多,惟舍勒固租鲁及瓦喇占二处最为扼要,一得其地,则上攻科布曲山梁,如扪睹斯、索隆古等处虽箐林亦大贼人皆设有碉卡拦拒,而道路颇多,较易用力。但西里山梁一带林木深幽,峰峦回合,道路亦甚丛杂,而安布鲁木等处至今贼人尚死守未去,必须相度紧要之处,移设营卡,以资控扼,始可抽出兵丁,为直前攻打之计。讵于初六日夜大雪缤纷,约有四五寸,初七八九日亦俱时停时下。奴才等以雪中虽不能打仗,而正可趁此移设营卡,当即督令官兵于此两三日内已将山梁紧要之地俱行拿住,并将砲位运往,一打瓦喇占,一打舍勒固租鲁。查瓦喇占一处即系前此奴才等所奏阿穰曲斜岔山腿之下三处寨落中之沿河第三处,但其右手山坳尚有碉寨一处,其内亦多贼人据守,应当一并轰摧攻抢,而于官兵前此拿栅之砲之所相距不无稍远,即于初九日夜派令乌什哈达、官达色、五福等带兵逼近碉寨,连拿木栅三座,并即行移砲前往轰摧。其舍固租鲁之旁有相连之大寨二处,大碉一座,系居舍勒固租鲁及瓦喇占之中,攻得是处,则进抢舍勒固租鲁可免旁顾,亦于初九日夜派福康安、泰斐英阿攻其右,普尔普、额尔特等攻其左。官兵奋勇前进,分头抢扑,当将一碉两寨悉行克获,杀贼十余人。其瓦喇占以上之寨落亦于初十日清早派乌什达、官达色、五福督兵攻取,因贼人守御甚严,恐损兵力,因用砲赶紧连轰,至十一日晚见碉寨已渐有孔穴,候至十二日子刻,乘其不意,密派官兵一呼而进,直至寨边。贼人正在惊慌无措之际,我兵奋迅连抛火弹,四面攀越塞墙而入,当将是寨克获,亦有杀戮。”[76]

西里是噶喇依的紧要门户,以舍勒固租鲁和瓦喇占最为重要。清军先攻此两处,使番兵难以相互救援。又进攻舍勒固租鲁旁边大寨,以斩去舍勒固租鲁的犄角。这种战术层层推进,不断蚕食金川的防线,使其门户逐渐孤立,最终被清军拿下。

这一策略总体上是成功的。因为清军已经知道战争胜利是迟早的事,采取这种办法有利于减轻清军的损失,而金川迟早要被拖垮。不过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长了战争时间,消耗了更多军饷。

海兰察仍一往无前,在攻克勒乌围和噶喇依的战斗中几乎都是拔得头筹。四十年八月十五日,“臣海兰察率同诺木扎、格勒尔德自官寨东南进攻,普尔普、泰斐英阿自南进攻,福康安、特成额、明仁自西北进攻,而五岱攻其东北”[77],于十六日子刻攻克勒乌围。海兰察进攻噶喇依时也是如此。所以日后当乾隆赏赐进攻噶喇依有功兵丁时,仍要嘱咐:“著传谕阿桂,务将在事将弁查明,实系攻围噶喇依贼巢,节次奋勇,夺取附近碉卡,并随海兰察、福康安等擒拿逆酋贼目及四面环布力攻者,自当据实查明,分别造册,咨部录叙。”[78]

战争行将结束时,海兰察被封为一等超勇侯,此后又屡膺懋赏,获得图像紫光阁的殊荣。在“平定金川五十功臣像讚”中,海兰察像讚题词“射巴雅尔,超授侍卫。洊至都统,参画军计。坚碉险寨,无不先登。勇而有谋,封侯实应。”这个评价是相当公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