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东道大行台雏形阶段

(二)陕东道大行台雏形阶段

武德四年平定王窦后陕东地区陆续降唐,唐朝的控制区域急剧扩大,行政建构尚未完善的陕东道行台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唐朝由是以洛州为中心置州、总管府形成多级行政管辖。同时,行台依然发挥其军事作用,屈突通“拜陕东道大行台右仆射,镇洛阳”[57],确保新占领区域的稳定,其治所尚未改变。行台的辖区名义上已经大致包括贞观十道中的河东道、河南道、京畿道三道。唯有山东地区因判乱仍置山东道(河北道)行台。唐朝此时之所以没有将山东地区划归陕东道行台以统筹平定刘黑闼叛乱,是因为当时李世民尚在关中,陕东道行台仆射需镇中原且非宗室;而李神通为李唐宗室,长期活动于河北地区,声望较高,且此时仍在河北,故仍设山东道行台。这一阶段,行台为筹建新机构积极扩充人事,如杜如晦、李信、房玄龄、韩良等纷纷入行台任职[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