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乱世桃源”现象探城市发展嬗变——“十六国”时期敦煌城市发展浅谈

从“乱世桃源”现象探城市发展嬗变——“十六国”时期敦煌城市发展浅谈

吴焕良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4级历史学)

自汉张骞凿空西域、武帝经营河西并设敦煌郡以来,三百余年的安定环境,中原王朝全力经营西域,作为丝路重镇的敦煌也由化外荒蛮之地迅速而成为“华戎所交一都会”[1]。东汉末年开始的长达三百年内,中原王朝更迭频繁、战乱不断、动荡不已。敦煌虽处边陲且遭此变故,它非但没有因中原王朝的衰弱而破败、毁弃,反而因其处乱世而维持的安定富足吸引了大批中原流民,其中不乏明宦高士、硕德鸿儒,政治、经济、文化种种因素成就了敦煌这一世外桃源,但这种安定并不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封闭自保,而是将敦煌的繁荣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为后来隋唐时期的盛世顶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段历史在敦煌城市发展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时代,甚至可以这样讲,正是(原文为“真是”疑有误)由于这段乱世中的“桃源”时代,促成了敦煌城市发展的转型,挺起了敦煌千年不折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