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端午节饮食
端午节前后已进入夏季,此时的饮食必然与春节期间有所不同。所谓“气候变化,食物亦宜更易,断不能一成不变也”[20]。
1.香薷饮解暑汤
“香薷,有调中温胃、顺气、散水肿、祛热风的功能。香薷属金与水,有彻上彻下的功能,解暑,利小便”[21]。《红楼梦》第二十九回提到这一饮品。农历五月初一日,贾府从清虚观打醮回来,宝玉与黛玉吵架时,黛玉“心里一烦恼,把方才吃的香薷饮解暑汤便承受不住,‘哇’的一声都吐了出来”[22]。黛玉本来身体虚弱,况且在清虚观折腾了一天,必然又累又热,香薷饮解暑汤确实可以缓解黛玉的中暑症状。可惜都吐了出来,就把这极佳的解暑佳品给白白糟蹋了。
2.香雪润津丹
“香雪”指梅花,有诗云:“轩左种老梅一树,花时香雪肥拂几榻”[23]。香雪润津丹是一味中药,夏天服用可以解暑、清火。《红楼梦》第三十回提到香雪润津丹——“(宝玉)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出了一丸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24]。宝玉将其随身携带,可知这香雪润津丹是夏季常备消暑的东西。
3.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至今仍在延续的节日习俗。“粽,角黍也。取箬叶裹橘米为三角形,或以腊肉名火腿粽;或以红豆实之,端午之新品也。”[25]《清稗类钞》曰:“粽,食品,大率为点心,以箬叶裹米,煮熟之,形如三角。故谓之角黍。其中所实之物,火腿,鲜猪肉者味咸,莲子夹沙者味甜。”[26]《红楼梦》中吃粽子的情节是由黛玉开玩笑似的提到:“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恼了不成?”[27]关于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广泛流行的说法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实,用箬叶包裹糯米,煮熟之后,箬叶的清凉香气与糯米融为一体,在夏天食用确实清凉爽口。
4.酸梅汤、糖腌的玫瑰卤子、木樨清露、玫瑰清露
酸梅汤是民间传统饮料,“夏日所饮,京、津有之。以冰为原料,屑梅干于中,其味酸”[28]。饮酸梅汤不仅可以降暑去火,当夏季人流汗过多时,还可起到生津止渴补充水分的作用,在老北京,“‘信远斋’之酸梅汤久负盛名”[29]。
糖腌的玫瑰卤子与《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中所记的“玫瑰酱”极为相似:“四月间人家妇女,采取鲜玫瑰花,细杵捣烂,和以梅子糖霜渍之,为玫瑰酱。夏秋间沸水冲饮,色香味均绝。”[30]对照袭人所说“只拿那糖腌的玫瑰卤子和了”[31],可知糖腌的玫瑰卤子就是玫瑰酱。同时玫瑰酱又可以“晒千为玫瑰糖霜,用以醮角黍,风味亦佳”[32]。“木樨,桂花也。”[33]木樨清露实际上就是桂花清露,具有疏肝理气、醒脾开胃的功效;玫瑰清露则具有柔肝醒胃,理气活血的作用。这两种饮品分别由桂花与玫瑰花蒸馏或者用花瓣加冰糖与水一齐熬制而成。
以上几种都是在宝玉被贾政毒打之后想吃的食品——“袭人道:‘老太太给的一碗汤,喝了两口,只嚷干渴,要吃酸梅汤。……我劝了半天才没吃,只拿那糖腌的玫瑰卤子和了,吃了小半碗,又嫌吃絮了,不香甜。’……袭人看时,只见两个玻璃小瓶,却有三寸大小,上面螺丝银盖,鹅黄绫笺上写着‘木樨清露’,那一个写着‘玫瑰清露’。”[34]所以在炎炎夏日,宝玉遭受鞭笞之苦后,“玫瑰清露”与“木樨清露”比具有收敛作用的酸梅汤以及又甜又絮的糖腌的玫瑰卤子的效果要好得多。
5.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莲叶羹
老北京人过夏天时,处处都体现着清凉之意,“荷叶粥”就是其夏日的清凉饮食。“熬粳米粥,俟梗米开花,粥汤微腻,及以‘二苍’荷叶(嫩荷叶无荷请香味,老荷叶味苦,故用‘二苍’叶)一张,将离蒂近处硬筋以手折断,盖于锅中粥皮上,随即粥锅端下,加锅盖闷妥。如欲加白糖,需在未盖荷叶时放入,方能甜香合一。粥至凉时,绿汁由荷叶顶溢出,粥汤很少荷香,其味皆在米粒中,为荷叶粥中真品”[35]。《红楼梦》第三十五回的“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即“莲叶羹”——“宝玉笑道:‘也倒不想什么吃。倒是那一回做的那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还好些’。”[36]与老北京的“荷叶粥”有异曲同工之妙。此汤是用几只鸡熬成十几碗汤,把和好的面“借点新荷叶的清香”[37],用模子印出图案,便成。这道莲叶羹之所以精致,是因为制作莲叶羹的模子极为精巧——“银模子,都有一尺多长,一寸见方,上面凿着有豆子大小,也有菊花的,也有梅花的,也有莲蓬的,也有菱角的……”[38]这莲叶羹的口感怎么样呢?玉钏儿说得好:“阿弥陀佛!这个还不好吃,也不知道什么好吃呢”[39]。
端午节正值盛夏,清凉爽口的莲叶羹是再适合不过的饮食了。也许《红楼梦》中的“莲叶羹”有些让人望而却步,但是,老北京人的“荷叶粥”还是值得实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