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 辰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5级)
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列强一次次的叩关中感受到了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对新式军舰的需求与日俱增。经历了阿思本舰队事件之后,朝廷将目光由外购转向了自产。在这种情况下,福州船政局应运而生,事业蒸蒸日上:1869年2月至1874年2月的五年间,船政局共造舰船15艘。其中的第四号舰,就是本文的主角——“伏波”舰。她以赫赫有名的伏波将军马援的名号命名,寄寓了清廷对于平靖海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