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春秋战国时期学术自由的原因
2025年10月14日
试论春秋战国时期学术自由的原因
王文然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03级历史学)
开始于春秋末年,以道家老子与儒家孔子的出现为序幕,战国时风起云涌的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文化最为灿烂的一个高峰,为其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基。而这一时期开放的学术思想也为学术自由提供了条件,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学术界有一些领域出现了与学术自由相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回顾和怀念春秋战国时期开放、宽松的环境。回顾那段历史,我们不能不为先贤们敏锐的思想智慧和与时俱进的开拓创新精神所鼓舞和感动,在那样一个社会大变革甚至一失足说不定就会国破家亡的时代里,他们能够尽到一个社会人对社会、对自己的国家、对生民的责任,实为不易,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东奔西走,取长补短,著书立说,不但把自己的主张留给后世,更为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留下了不朽的篇章。“学术自由”,看似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凝聚着先贤们多少智慧、勇气和心血。当时就是在这样一群学术“明星”及其追随者们的努力和打拼下,这盏自由的灯点燃了,从此不仅照亮了一个时代,更照亮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学术,虽然这盏灯随着六国的统一而渐渐昏暗,但仍为后学者照亮着前行的路。我们追思那个时代,为那个时代百花齐放的局面而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