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史事释疑
关羽跟随刘备之前,其事迹已多不可考。自其跟随刘备至建安二十四年(219)他逝去,这期间他的事迹,《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都有详细的记载。
初平二年(191),“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7],此时刘备是平原国相。应该说,关羽一开始就得到了刘备的重用。建安元年(196),关羽守下邳。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
据《资治通鉴》载,建安元年,袁术带兵进攻刘备,欲以争夺徐州,“备使司马张飞守下邳”[8]。但是,在《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记载的却是“使羽守下邳城”[9],《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却并未提及守下邳之事。那么刘备到底是派了谁去守的下邳呢?关羽是否确实守过下邳城呢?为什么两部书的记载不一致呢?根据我个人的观点,《三国志》成书于晋,其作者陈寿又曾历仕蜀朝,而《资治通鉴》成书于北宋,与三国时代的年代差距太大,史料不免有些偏颇。所以《三国志》的记载应是准确的,关羽确实守过下邳城。另外,《资治通鉴》中还有记载:“建安五年,曹操击刘备,破之,获其妻子;进拔下邳,禽关羽”[10],《资治通鉴》前后的记载自相矛盾,一说张飞守下邳,又说“曹操拔下邳,禽关羽”。不过,由此可更明确的论证,守下邳的的确是关羽,而非张飞。
上文提到“曹操拔下邳,禽关羽”之事,这之后,曹操对关羽礼遇有加。“曹公禽关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11]。而关羽也深知曹操待他极好,“吾极知曹公待我厚”。那么关羽是怎样报答这份厚恩的呢?斩颜良以报曹恩。我们还要看到一点,在曹操派张辽询问关羽时,关羽还说到“然吾受刘将军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耳”。曹操对关羽有厚恩,刘备对关羽也有厚恩。归结起来,我认为不外乎都是知遇之恩罢了。为何关羽对双方的态度却迥然不同,一边是“斩颜良,报恩去”,一边却是“誓以共死,不可背之”。这是否和刘、关、张结义有关呢?历史上究竟有没有刘、关、张三结义之事呢?根据史料的记载,我们确实可以看到,刘、关、张三人的关系非同一般。“备少于河东关羽,涿郡张飞相友善;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备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12]建安二十四年(219),“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汉将军”[13],关羽因黄忠位与己并,怒而不肯接受,费诗对关羽说:“……,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福祸共之”[14],而关羽也为了刘备的事业,不避艰险,义无反顾,“誓以共死”。从多处史料都可见刘、关、张三人的关系确实有别于与其他人的关系,但是不是就真的有过《三国演义》中所述的结义之事呢?由于没有直接的史料记载,姑且做一大胆猜测,可能是有过结义之事的。但究竟怎样,还要留待进一步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