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娱乐活动
1.打醮、看戏
打醮是指道士为人做法事,求福禳灾。打醮有祭祀、祈祷平安的内容。贾妃就是令贾府打平安醮,正是“享福人福深还祷福”。至于看戏,也是贾妃的命令。“袭人道,‘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戏献供’。”[97]贾母等人看的三出戏是:《白蛇传》《满床笏》《南柯梦》。虽然《红楼梦》中所提到的戏曲是作者有意安排暗示贾府命运的,但其中涉及戏曲之多,足见戏曲艺术在当时的流行程度。
2.“蒲艾簪门,虎符系背”
《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有多处描写端午节的风俗。“五月五日庭悬道士朱符,人佩戴五色绒线符牌,门户以缕系独蒜,及以彩帛;通草制五毒虫、虎、蛇、蝎、蜘蛛、蜈蚣、蟠级于大艾叶上,悬于门,又以桃核刻做人物配之”[98]。“五月五日,饮雄黄酒,插蒲艾、榴花于瓶盎,小儿系彩线臂上”[99]。……《红楼梦》第三十一回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100]。简单的八个字,却道尽了端阳节的节日风俗。
3.赏午
端午节又称女儿节,《宛署杂记》云:“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101]《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这样描写到“这日正是端阳佳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102]因为王夫人是薛姨妈的姐姐,凤姐儿的姑妈,请她们过来赏午,就等于让薛姨妈还有凤姐儿回娘家过节是一个道理。
4.斗草
斗草是古代民间游戏,流行于中原和江南地区。又称“斗百草”,每逢春夏时节、清明前后,青年妇女或儿童便相聚以此为戏,以农历五月初五最盛,这种民俗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斗草有两种玩法:一是“武斗”,二是“文斗”。“武斗”指两人各自选择有韧度的草,相互交叉后用力拉扯,草茎被扯断的一方算输;“文斗”则指是对花草名,文人仕女们采来百草,一人持草报名,其余人需挑出合适的草应对。《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所记载的是端午节这天民间流行斗草的游戏。“是日多禁忌,采百药着率以其期,少年相率斗草赌胜负”[103]。《红楼梦》中也多次提到了斗草这一游戏。“袭人四顾一瞧,说:‘才在这里,几个人斗草玩,这会子不见了’。”[104]“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豆官等四五个人,满园玩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里斗草。这一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一个说:‘我有罗汉松。’……”[105]是典型的“文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