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
《红楼梦》中关于节日文化的描写是根据行文的需要随文而出的,将其中所反映的节日风俗与文献资料对比可以发现,《红楼梦》虽然是用小说的笔法描述节日文化,但是各种节日以及与之相应的饮食、娱乐等风俗绝大多数是符合历史事实的,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红楼梦》一书中关于节日的大量描写为我们研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当然,本文仅从节日饮食、娱乐、禁忌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不全面的,有些观点也是不成熟的,对于《红楼梦》中的节日文化所蕴含的无限深意,还有待我们进行更深入地挖掘与探索。
【注释】
[1]严明:《〈红楼梦〉风俗描写特点》《红楼梦学刊》,1998年第4期。
[2]胡文彬:《〈红楼梦〉与请代民俗文化》,《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1期。
[3]吴芬:《〈红楼梦〉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华夏文化》,2008年第2期。
[4]〔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7页。
[5]《红楼梦》,第143页。
[6]《红楼梦》,第211页。
[7]孔润常:《〈红楼梦〉与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上)》,《食品与健康》,2009年第1期。
[8]《红楼梦》,第141页。
[9]《红楼梦》第143页。
[10]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2003年,第6373页。
[11]《红楼梦》,第146页。
[12]《红楼梦》,第155页。
[13]《红楼梦》,第452页。
[14]潘宗鼎、夏仁虎:《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15]潘宗鼎、夏仁虎:《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16]《红楼梦》,第146页。
[17]《清稗类钞》,第6403页。
[18]《红楼梦》,第458页。
[19]《红楼梦》,第464页。
[20]《请稗类钞》,第6236页。
[21]李时珍:《本草纲目(图文本)》,宗教文化出版,2001年,第142页。
[22]《红楼梦》,第239页。
[23]余怀:《板桥杂记·品丽》。
[24]《红楼梦》,第245页。
[25]《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第30页。
[26]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2003年。
[27]《红楼梦》,第251页。
[28]《清稗类钞》,第6369页。
[29]汤用彬编:《旧都文物略》,华文出版社,2004年,第280页。
[30]《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第5页。
[31]《红楼梦》,第274页。
[32]《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第65页。
[33]《清稗类钞》,第2646页。
[34]《红楼梦》,第274页。
[35]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选编:《北京文史资料精华·风俗趣闻》,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416页。
[36]《红楼梦》,第282页。
[37]《红楼梦》,第282页。
[38]《红楼梦》,第282页。
[39]《红楼梦》,第286页。
[40]《红楼梦》,第6页。
[41]《红楼梦》,第665页。
[42]《清稗类钞》,第6378页。
[43]《红楼梦》,第666页。
[44]《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第38页。
[45]《红楼梦》,第670页。
[46]沈榜:《宛署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92页。
[47]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版,笫3页。
[48]《清稗类钞》,第6212页。
[49]《红楼梦》,第305页。
[50]《清稗类钞》:“以老菱角四五斤,绞计去渣,水澄取粉,哂干”,第6212页。
[51]《北京文史资料精华·风俗趣闻》,第374页。
[52]《红楼梦》,第318页。
[53]《清稗类钞》,第6245页。
[54]《旧都文物略》,第280页。
[55]《北京文史资料精华·风俗趣闻》,第429页。
[56]刘若愚:《酌中志》,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81页。
[57]《红楼梦》,第318页。
[58]《红楼梦》,第311页。
[59]《红楼梦》,第311页。
[60]《红楼梦》,第311页。
[61]《清稗类钞》:“酒类,如米酒、麦酒、葡萄酒等之反由发酵所成者,烧酒等之由蒸馏法而得着,要皆含精。成于发酵之酒,其酒精较蒸馏者所含为少。”第6334页。
[62]《红楼梦》,第313页。
[63]《红楼梦》,第671页。
[64]《红楼梦》,第671页。
[65]《红楼梦》,第7页。
[66]《红楼梦》,第7页。
[67]《红楼梦》,第135页。
[68]《红楼梦》,第136页。
[69]《红楼梦》,第135页。
[70]《清朝野史大观·清官选闻灯节》,上海书店,1981年,第101页。
[71]《红楼梦》,第454页。
[72]《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第58页。
[73]《红楼梦》,第415页。
[74]《红楼梦》,第422页。
[75]李斗:《扬州画舫录(插图本)》,中华书局,2007年,第136页。
[76]《红楼梦》,第461页。
[77]《旧都文物略》,第290页。
[78]《清稗类钞》,第6264页。
[79]《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凤姐儿因见贾母十分高兴,便笑道:‘趁着女先儿们在这,不如叫他们击鼓,咱们传梅,行个春喜上眉梢的令如何?’贾母笑道:‘这个好令,正对时对景儿。’”第462页。
[80]《红楼梦》,第462页。
[81]邓云乡:《红楼风俗谭》,中华书局,1987年,第15页。
[82]《红楼梦》,第456页。
[83]《红楼梦》,第155页。
[84]《红楼梦》,第156页。
[85]《红楼梦》,第163页。
[86]《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第16页。
[87]《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第16页。
[88]《红楼梦》第二十四回《醉金刚轻财尚义侠痴女儿遴帕染相思》:凤姐半响道:“这个我看着不好,等明年正月里烟火灯烛那个大宗儿下来,再派你吧。”第190页。
[89]《红楼梦》,第135页。
[90]《红楼梦》,第464页。
[91]《红楼梦》,第464页。
[92]《北京文史资料精华·风俗趣闻》,第401页。
[93]《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第22页。
[94]《红楼梦》,第143页。
[95]《红楼梦》,第144页。
[96]《红楼梦》,第453页。
[97]《红楼梦》,第228页。
[98]《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第348页。
[99]《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第365页。
[100]《红楼梦》,第249页。
[101]沈榜:《宛署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191页。
[102]《红楼梦》,第249页。
[103]《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第489页。
[104]《红楼梦》,第539页。
[105]《红楼梦》,第540页。
[106]《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第38页。
[107]《红楼梦》,第670页。
[108]吴自牧:《梦梁录》,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7页。
[109]《红楼梦》,第669页。
[110]《红楼梦》,第6页。
[111]《红楼梦》,第670页。
[112]《红楼梦》,第674页。
[113]《红楼梦》,第670页。
[114]《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第386页。
[115]《红楼梦》,第313页。
[116]《红楼梦》,第327页。
[117]《梦粱录》,第41页
[118]《红楼梦》,第675页。
[119]王建:《十五夜望月》。
[120]苏轼:《中秋月》。
[121]《红楼梦》,第676页。
[122]孟元老撰、邓小城注:《东京梦华录注》,中华书局,2004年,第215页。
[123]《红楼梦》,第6页
[124]《红楼梦》,第669页。
[125]《红楼梦》,第674页。
[126]《红楼梦》,第667页。
[127]邓云乡:《红楼识小录》,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6页。
[128]《红楼梦》,第667页。
[129]《红楼风俗谭》,第66页。
[130]《红楼梦》,第668页。
[131]任骋:《中国民间禁忌》,中国社会科学山版社,2004年,第541页。
[132]《红楼梦》,第159页。
[133]《红楼梦》,第159页。
[134]《红楼梦》,第170页。
[135]《红楼梦》,第170页。
[136]《中国民间禁忌》,第535页。
[137]《中国民间禁忌》,第541页。
[138]《红楼梦》,第157页。
[139]《中国民间禁忌》,第534页。
[140]《红楼梦》,第164页。
[141]《中国民间禁忌》,第539页。
[142]《红楼梦》,第156页。
[143]《红楼梦》,第240页。
[144]《红楼梦》,第618页。
[145]《红楼梦》,第251页。
[146]《红楼梦》,第668页。
[147]《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第63页。
[148]《红楼梦》,第500页。
[149]《红楼梦》,第618页。
[150]《红楼梦》,第175页。
[151]郎瑛:《七修类稿》,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2页。
[152]《红楼梦》,第394页。
[153]于敏中:《日下旧闻考(第八附)》,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346页。
[154]刘伺、于奕正:《帝京录物略》,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02页。
[155]《红楼梦》,第211页。
[156]《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第457页。
[157]《红楼梦》,第558页。
[158]《帝京景物略》,第103页。
[159]《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第37页。
[160]《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第38页
[161]《红楼梦》,第644页。
[162]《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第447页。
[163]《红楼梦》,第394页。
[164]《岁华忆语·金陵岁时记》,第74页。
[165]《红楼梦》,第818—819页。
[166]《东京梦华录注》,第249页。
[167]《清种类钞》,第6382页
[168]《红楼梦》,第1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