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建置
威远炮台。在招宝山北麓光绪三年建造(一说光绪元年建置),置炮八座,编列“皇图永固一统万年”字号。营房五座,官厅一座。
靖远炮台。在金鸡山东麓沙湾头,光绪六年建造(一说光绪三年建置),置炮五座,营房五间。
镇远炮台。在小港口,光绪六年建造,置炮五座,营房十一间。
定远炮台。在招宝山南面山腰石厂,光绪十年建造(一说光绪九年建置),置炮五座。
安远炮台。在招宝山南麓,光绪十年建置(一说十三年)[10]。
天然炮台。在金鸡山东北岸,光绪九年冬建造,置炮三座。
自然炮台。在金鸡山西北岸,光绪九年冬建造置炮四座。
南拦江炮台。在泥湾街头,道光二十年闻筑,光绪七年增建营房二重,各十三间,安炮六座。
北拦江炮台。在税关东首,道光二十年间筑。
乌龙冈炮台。在金鸡山、沙湾以东,梯子岭、青峙岭以西,光绪十年冬建造。
明炮台。镇海有多处前明遗留的炮台。按《镇海县志》:“(招宝)山后明炮台亦被弹”与《浙江镇海口海防布置战守情形图》来看,此明炮台指的就是招宝山后的明炮台。
招宝山下小炮台。《金鸡谈荟》首卷页十四下《刘中丞来函准添筑招宝山下小炮台》:“……昨杨西园来函,请于招宝山下添筑小炮台一座。已批。”这封信函的收录日期为1883年11月13日。考虑到比其晚动工的乌龙冈炮台也于1884年冬完工,此炮台工程置又“小”应该也在中法战争镇海之役前完工。但以后史料均不见,《浙江镇海口海防布置战争情形图正图》又不见该炮台。考虑到其在招宝山下,疑为前说“明炮台”[11]。
以上炮台建置基本根据《镇海县志》(民国志)卷九《海防》写成。《浙江沿海图说镇海》也有有关镇海炮台建置的史料。但经对比发现,其火炮数据来源于中法战争后镇海重修海防完工后的资料,故不用。其炮台建置年份与《镇海县志》不同处已列出。
关于安远炮台的建置年份问题,根据《浙中法事纪略》载:“光绪十年(1885)四月,乃筹划善后之策……宜于小金鸡及招宝山之安远两台,添置二十一生的[12]克鹿卜炮各一尊”,似乎安远炮台在战时已存在。但接下来同书载:“新造笠山,小金鸡、安远及修筑招宝、小港等旧台”,这里的安远炮台与新建笠山宏远炮台同列,已明显区分招宝等“旧台”。同样前后矛盾的记载还出现在薛福1885年12月4日《禀抚院刘勘定镇海口门筑台添炮事宜由》奏折中。
奏折中为说明修筑小金鸡炮台的必要时描绘了小金鸡的险要,其中有“与招宝山下安远炮台旁之石矶相对”一句,表明小金鸡炮台修筑前就已有安远炮台。但接下来同本奏折载:“约计新造笠山、小金鸡、安远炮台及修筑招宝、小港等处旧台。”其话语与《浙中法事纪略》如出一辙,明显把安远炮台作为新筑炮台。天一阁藏书抄本《镇海炮台防诸事宜》作于1885年冬,其中记载:“安远炮台工作,已及五六成。……小金鸡山拟筑台……笠山拟筑台……”从中我们可以大概推测出事情的原委:在同一时间,安远炮台已完工了五六成,而小金鸡山与笠山炮台还只是“拟筑台”,可见安远炮台开工时间早于后二者,甚至在中法战争前后安远炮台已经开工。而安远炮台的完工日期因中法战争后火炮重新统一配置而延后,差不多与另两座新炮台同时完工。据此,笔者认为,安远炮台的完工时间是光绪十三年而非十年[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