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家族权力到皇权
魏永熙三年(534)春正月,贺拔岳联合侯莫陈悦讨伐灵州刺史曹泥,二月至河曲,贺拔岳被侯莫陈悦杀害,一时间大军群龙无首,此时其外部环境也不断恶化,侯莫陈悦陈兵水洛,孝武帝见机也想收回贺拔岳的这支军队,而东边的高欢也蠢蠢欲动,意图一举吞并贺拔岳部,在此危难关头,赵贵等武川将军提出由宇文泰统领全局,并且派赫连达前去夏州送信,宇文泰收到命令“乃率帐下轻骑,驰赴平凉”[2]随后整顿军队稳定军心鼓舞士气,率众很快便兼并了侯莫陈悦部,并且获得了魏帝的认可。当年,趁北魏孝武帝想摆脱高欢控制之时,宇文泰抓住时机,将孝武帝迎至长安建都。从此宇文泰挟天子以号令天下,成为一方割据。宇文泰后来毒死孝武帝,立文帝,又废掉文帝另立恭帝,在一系列废立措施中加强了自己的统治,制定三十六条新制;建立府兵制;仿周礼建立六官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使得西魏朝廷中的军功贵族向官僚转变,政权由军国体制逐渐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转变,宇文氏家族也成为武川军人乃至后来的关陇集团的核心。
虽然宇文氏在武川各军阀家族中处于核心地位,但是说到底宇文氏家族还是与其他的关陇军阀家族一样在西魏属于臣子,当没有像宇文泰这样的人带领宇文家族时,宇文家族的权力就随时有可能被其他军功贵族夺取。《周书》《晋荡公护传》记载:
太祖崩殂,诸子冲幼,群公怀等夷之志,天下有去就之心[3]。
在宇文泰刚刚去世时,宇文护便积极策划,并且最终成功改朝换代。但是新的政权并不稳固,宇文护辅政得不到一些军功贵族的认可。
即太祖崩,孝闵帝尚幼,中山公护虽受顾命,而名位素下,群公各图执政,莫相率服[4]。
虽然众大臣皆不服宇文护,都想执掌大权,但宇文护是宇文泰钦点的宇文家族的领袖,是合法的,而且宇文觉执政能力比较欠缺,因此宇文护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而是整个宇文氏家族,所以关陇贵族们反对宇文护就是反对宇文家族,深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因为“等夷”观念的困扰[5],不认同宇文家族代替西魏的合理合法性,无法接受宇文氏家族即将从臣子一跃成为正主给自己所带来的心理落差,这种巨大的不满带来的结果就是北周建立初期关陇贵族的广泛性反抗,先是赵贵、独孤信,后是李植、李远,并且贵族们常常以“军国之政,当归天子,何得犹在权门”[6]来作为攻击宇文护的借口,由此看来宇文护在北周初期继续进行霸府统治是北周政权不稳的一种表现,是对宇文氏政权的一种保护,宇文护自己说“公儿遂有异谋,非止屠戮护身,乃是倾危宗社”[7]。所以在孝闵帝登基后,宇文护立即诛杀赵贵、独孤信,打击功勋贵族,排除异己,发展自身力量。宇文护对三公、六官进行了大幅度调整[8]。宇文护自己任大冢宰,于谨为太傅、大宗伯,大司空侯莫陈崇加太保,贺兰祥为大司马,达奚武为大司寇,李弼为太师,李弼于孝闵帝元年(557)十月去世,宇文护遂居太师、大冢宰,在宇文护执政时期将六官制度中的五官府(指春、夏、秋、冬、地官府)全部总于了天官府[9],这样天官的长官大冢宰就成为了真正的宰相。宇文护调整高层人事的另一措施,就是晋封了六个资历较浅的将领为柱国,通过加官进爵来笼络人心,这样的安排也确实发挥出了强大的效力,杀死赵贵独孤信以及挫败高平李氏家族的李远李直父子叛乱便是证明。由此,北周由宇文泰时期的“等夷”进入了宇文护时期的“家天下”。
宇文护虽然为巩固宇文家族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其过度的专权也为日后被杀埋下了伏笔。宇文氏的第三代领导人周武帝宇文邕则进一步的将家族权力充实到了皇权之中。在处死宇文护后,为了进一步的收缩权力,周武帝首先调整的同样是六官的人事问题。太师的位置原来由宇文护充任,诛护后,就由原太傅尉迟迥担任,大司寇陆通迁为大司马,大司空李穆迁为太保,大司马齐王宪迁为大冢宰,没有提升的是越王盛,仍为大宗伯,新进入的有赵王招为大司空,卫王直为大司徒。六官中竟有五人为北周宗室。不久陆通去世,赵王招于“建德元年,授大司空,转大司马”[10],这样兵权就从极具才能的齐王宪转到了实力相对较弱的赵王招,那么自然也就被周武帝掌握。周武帝将宇文宪拜为大冢宰其实是明升暗降的一招,王仲荦先生认为:
五府不总于天官,大冢宰没有实权,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元首——皇帝把国家一切最高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里。固然,日常性的政务工作,仍可以由六官来处理,但大事决策,必须要和皇帝很接近的官僚才能胜任。这样,天官的御正大夫,‘任总丝纶’,就成为中书监、令之任了。纳言大夫出入侍从,就成为门下侍中之职了。春官的内史,由于‘朝政机密,并得参详’,地位非常重要了[11]。
胡三省也认为:“盖中书舍人之职也……然则御正者,亦代言之职,在帝左右,又亲密于中书。”[12]北周明帝也曾为了对抗宇文护而提高御正大夫的地位“明帝以御正任总丝纶,更崇其秩为上大夫,员四人,号大御正,又以徽为之”[13]。御正大夫任总丝纶(即诏敕之官),纳言大夫出入侍从,这样御正大夫实际上成了中书令或者中书通事舍人,纳言大夫就像门下省的侍中,而六府就好比尚书了。终于权力由宇文氏家族权力进一步的发展成为皇权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