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秦国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并对我国以后的历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商鞅及其门人推行一元化的愚民思想,最终使秦国走上文化专制主义的道路。文化专制主义的思想根源在我国是比较深的,孔子曾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39]“异端”指与儒家不合的学说,因此孔子也是批判异端的,墨家和道家都有反智的思想,但是法家的反智思想是最彻底的,并且已经系统化,更重要的是法家的反智思想在秦国付诸了实践。孔子、老子、墨子虽然有反智思想,但相比商鞅来说,他们仅是一个思想家,他们的反智思想还处在理论层面,并未运用于政治实践,商鞅则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在秦国的政治舞台上,把他的反智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最后由他的弟子门人继承,并发扬光大,而焚书坑儒便是秦文化专制主义的极端表现,“韩非则运用他的冷酷的理智总结了以往的一切经验,而加以系统化,使他变成了专制统治的最高指导原则之一。秦始皇和李斯则又根据韩非所总结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开创了一个反智的新政治传统。‘焚书’和‘坑儒’这两件大事便是法家反智论在政治实践上的最后归宿。”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敢有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40]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焚书事件,是古代文化典籍的一场大灾难。
西汉建立后,吸取秦亡的教训,感到单靠法家思想不足以维系其统治,在承秦制的同时对统治阶级的指导思想进行了调整,汉初采用黄老学说,到汉武帝时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取代法家思想而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从表面上看,汉代似乎采取了一个不同于秦的思想文化政策,但如果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商鞅等人的愚民思想其实被汉代的统治者以一种更高明、更隐蔽的手段继承了下来。秦的愚民思想是让民众远离知识,不让民众读书,而汉代则是让民众只读一种书。“罢黯百家,独尊儒术”,其实就是秦朝文化专制的一个翻版,独尊儒术就意味着对其他各家学说的压制,它对人们思想禁锢的程度并不亚于秦代简单的焚书坑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代的愚民政策效果更佳,以至于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直接或是间接继承了汉代的愚民政策。
【注释】
[1]《史记·商君列传》。
[2]《卷第二·非鞅》。
[3]《韩非子·五蠹》。
[4]《商君书·定法》。
[5]《卷三》,第213页。
[6]《商君书·更法》。
[7]《商君书·更法》。
[8]《商君书·战法》。
[9]《商君书·战法》。
[10]《商君书·农战》。
[11]《商君书·算地》。
[12]《商君书·算地》。
[13]《商君书·算地》。
[14]《商君书·修权》。
[15]《商君书·弱民》。
[16]《商君书·徕民》。
[17]《商君书·外内》。
[18]《商君书·靳令》。
[19]《商君书·画策》。
[20]《商君书·壹言》。
[21]《商君书·错法》。
[22]《商君书·开塞》。
[23]《商君书·慎法》。
[24]《商君书·慎法》。
[25]《商君书·壹言》。
[26]《商君书·君臣》。
[27]《商君书·禁使》。
[28]《商君书·农战》。
[29]《商君书·垦令》。
[30]《商君书·显令》。
[31]《商君书·战法》。
[32]《商君书·战法》。
[33]《商君书·壹言》。
[34]《商君书·修权》。
[35]《非鞅》。
[36]《秦始皇本纪》。
[37]《过秦中》。
[38]《陈涉世家》。
[39]《卷四·为政下》。
[40]《秦始皇本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