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演义小说
2025年10月14日
(一)历史演义小说
明朝建国百余年间,通俗小说之创作几乎一片空白,而到后期,首先出现的便是历史演义小说,出现这种现象是有原因的。书坊主为了求到稿源,就将元明时的抄本和民间艺人的讲史说话加工整理,从而出版自己的小说来赚钱。明人好抄书,如“今书坊相传射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蓄而人有之”[14]。抄本流行,书坊主刊之。而当时自主创作的很少,多是将一些所见所闻及各种文体联缀辑补,只做简单加工和改写。如熊大木的《大宋演义中兴英烈传》就是如此,并将《精忠录》中难懂之处进行梳理,“敢劳代吾演出辞话,庶使愚夫愚妇亦识其意思之一二”[15]。正因如此,刊刻之后销售顺利,风行一时。与此同时,余劭鱼也以此种方式写成了《列国志传》,刊印后亦受到欢迎。万历以后,书坊主曾一度把持着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关键在于历史演义小说深入人心,更加具有市民意识,如刘关张结义等故事情节就反映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再者,有关历史的书籍和材料易于收集和编写,书坊主不需要怎么努力就可以坐享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