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毒急救护理常规
急性中毒是指毒物短时间内经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使机体受损并发生器官功能障碍。急性中毒起病急骤,症状严重,病情变化迅速,不及时治疗常危及生命,必须尽快作出诊断及急救处理。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详细询问病史。怀疑服毒自杀者,询问患者发病前精神状态,自杀现场有无空药瓶、药袋或剩余药物及标签等;怀疑食物中毒者,询问进食的种类、来源和同餐人员发病情况;怀疑服药过量者,询问既往有何疾病,服用什么药及药物剂量等;怀疑一氧化碳中毒者,了解患者卧室有无炉火及烟筒及同室人情况;怀疑职业中毒者,询问患者职业、工种、工龄、接触毒物的种类和时间、环境条件、防护措施及是否发生过中毒事故;对无明确接触史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抽搐、昏迷、休克、呼吸困难等,都应考虑中毒的可能。
2.身体评估:患者衣物有无药(毒)渍、颜色和特殊气味;皮肤有无皮炎性损害、伤口及出血、出汗等;皮肤、口唇颜色有无改变(发绀、樱红、苍白或灰白色等);注意瞳孔大小,对光反射;注意呼吸速率、节律,有无呼吸困难,肺部有无啰音,呼气有无特殊气味;注意呕吐物及排泄物(粪、尿)的颜色、气味,腹部有无疼痛;注意有无肌肉颤动及痉挛。
3.辅助检查:毒物定性定量检查,毒物体内代谢产物检查,毒物中毒机制检查,毒物选择性对器官损害的功能检查。
(二)护理措施
1.立即终止接触毒物。
2.根据毒物进入人体途径,采取相应措施,迅速清除尚未被吸收的毒物:
(1)经呼吸道吸入中毒者,立即脱离中毒环境,吸氧。
(2)经皮肤黏膜吸收中毒者,立即脱去污染衣物,用清水彻底冲洗接触毒物的皮肤黏膜、体表、毛发及指缝15~30min。
(3)由伤口进入中毒者,在伤口近心端5~10cm处扎止血带(每隔30~60min放松5min),清洗伤口15~30min,包扎。
(4)由消化道吸收中毒者,立即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灌肠,腐蚀性毒物中毒者禁忌洗胃,给予蛋清、牛奶口服保护胃黏膜。
3.吸氧,保持气道通畅,呼吸抑制者立即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心跳呼吸停止者立即行心肺复苏。
4.及时遵医嘱留取标本送检。
5.按医嘱使用特效解毒剂,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6.建立静脉通路,予以对症补液以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7.鼓励患者大量饮水,同时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加速毒物的排出。
8.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尿量的变化,做好各项监测及记录。
9.重度中毒需作透析治疗时,应做好透析前准备工作。
(三)健康教育
1.普及防毒知识。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易发生中毒的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如预防煤气中毒、农药中毒、毒蛇咬伤等。
2.变质的菜不可食用,苦井水含较多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应禁食。野蘑菇、河豚鱼、棉籽油不可食用。
3.生产、使用有毒物品的工厂,使用有毒杀虫剂的农村等地区,要大力宣传严格遵守操作及保管制度的重要性,否则易造成中毒。农药中杀虫剂和灭鼠剂毒性很大,要加强保管,装杀虫剂的容器要加标记,投放鼠药也应有标记,以免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