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护理常规

十二、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护理常规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为起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常有区域性淋巴结转移和血行播散的恶性肿瘤,早期常有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等呼吸道症状。

(一)评估要点

1.病史:评估与此疾病相关的因素如吸烟、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与营养、遗传因素等。

2.身体评估:生命体征、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等情况。

3.辅助检查:

(1)胸部X线检查:是发现肺癌的最基本方法,通过透视或正侧位胸片发现块状阴影,配合CT检查明确病灶。

(2)CT检查:可以发现普通X线检查所不能发现的病变,还可显示早期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识别肿瘤有无侵犯邻近器官。

(3)磁共振显像(MRI):在明确肿瘤与大血管之间的关系上优于CT,但在发现小病灶(<5mm)方面则不如CT敏感。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明确手术指征与方式有帮助,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可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

(5)癌脱落细胞检查:保证标本新鲜、及时送检,3次以上的系列痰标本可使中央型肺癌的诊断率提高到80%,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率达50%。

(6)其他:如针吸细胞学检查、纵隔镜检查、胸腔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开胸肺活检等。

(二)护理措施

1.休息与活动:保持病房空气清新,注意保暖,防止感冒。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胸痛明显者取患侧卧位,晚期患者卧床休息。

2.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如蛋白、奶类、鱼类、新鲜蔬果等,避免产气食物,如红薯、土豆、芋头、萝卜、南瓜、板栗、豆制品等。经常变换食谱,注意搭配好食物的色、香、味,增加患者的食欲,必要时予鼻饲流质或静脉补充营养。

3.病情观察:

(1)观察有无发热、咳嗽、咳痰、咯血、胸闷、气促等情况。

(2)有无胸痛、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等症状。

(3)有无头痛、呕吐、骨痛、肝区疼痛等癌转移引起的症状。

4.专科护理:

(1)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2)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

(3)晚期患者疼痛剧烈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

5.用药护理:遵医嘱正确使用化疗药物、止痛药和其他辅助治疗药并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均可)。

(1)根据化疗方案选择静疗方案和工具,输注化疗药物时,及时巡视,防止药物外渗,密切观察药物毒副反应。

(2)疼痛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根据疼痛的性质和程度遵医嘱按阶梯使用止痛药物,观察用药效果,预防药物不良反应。

6.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随时了解其思想动态,预防发生意外。

(三)健康教育

1.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减少或避免吸入致癌物质污染的空气和粉尘,注意保暖,防止呼吸道感染。

2.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戒烟,避免被动吸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督促患者坚持放疗或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