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管脱落防范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患者评估:年龄、意识和精神状态、有无拔管史、活动能力、沟通能力和依从性、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
2.导管评估:观察引流管引流液的性质、量;留置导管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等;固定位置是否妥当。
(二)防范措施
1.所有管道必须妥善固定,由置管者做好标记,详细记录管道名称、留置时间、部位、长度,观察和记录引流管引流液的性质、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加强对高危患者(如意识障碍、躁动、有拔管史、依从性差的患者)的观察,重点交接此类患者。
3.做好患者和家属的健康宣教,提高其防范意识及管道自护能力。
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治疗、护理中动作轻柔,注意保护导管,防止导管脱落。
5.加强培训,提高护士防导管脱出移位的风险意识,如PICC置管,穿刺时尽量避开肘窝,用透明敷料固定体外导管,也可以使用固定翼加强导管固定;更换敷料时,避免将导管带出体外。
(三)处理措施
根据脱落导管的类别采取相应的措施,查找原因,做好记录和交接班,防止再次脱管。
1.伤口引流管脱落:立即报告医生,将脱出的引流管交医生查看是否完整,如有管道断裂在体内,须进一步处理;观察伤口渗出情况,如需再次置管时,协助医生做好相关准备。
2.胸腔闭式引流管脱落:引流管与引流瓶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夹闭引流管并更换引流装置;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3.“T”管脱落:立即报告医生,密切观察腹痛情况,告知患者暂禁食禁饮,必要时协助医生重新插管。
4.胃管脱落:观察患者有无窒息表现,是否腹胀;如病情需要,遵医嘱重新置管。
5.导尿管脱落:观察患者有无尿道损伤征象,是否存在尿急、尿痛、血尿等现象;评估患者膀胱充盈度、是否能自行排尿,必要时遵医嘱重新置管。
6.气管导管脱落:对气管切开患者立即用止血钳撑开气管切开处,确保呼吸道通畅,同时报告医生,给予紧急处理。
7.PICC置管/深静脉置管脱落
(1)导管部分脱出:观察导管脱出的长度,用无菌注射器抽回血,如无回血,报告医生,遵医嘱用肝素钠液或尿激酶通管,如导管不通畅则拔管;如有回血,用生理盐水冲管保持通畅,重新固定,严禁将脱出的导管送回。
(2)导管完全脱出:测量导管长度,观察导管有无破损或断裂;评估穿刺部位是否有血肿或渗血,用无菌棉签压迫穿刺部位,直到完全止血;消毒穿刺点,用无菌敷贴覆盖;评估渗出液性状、量;根据需要重新置管。
(3)导管断裂:如为体外部分断裂,可修复导管或拔管。如为体内部分断裂,立即报告医生并用止血带扎于上臂;如导管尖端已漂移至心室,应制动患者,协助医生在X线透视下确定导管位置,以介入手术取出导管。
8.自控镇痛泵(PCA)导管脱落:立即检查导管末端是否完整,报告医生及麻醉师进行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